一个案子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动机。
找不到动机甚至没办法定罪。
分析了那么多姜萍考试里的一点,为何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动机?
炒作?数学圈又不能带货,离民众也远在高端,炒作一个数学竞赛有何意义?
阿里达摩院本身就名气很大,炒作达摩院会有更大的利益?也不存在。
姜萍一个出身贫寒的寻常百姓,没有炒作的资本,也没有借着泼天的流量去带货,甚至纪录片出来后至今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
炒作姜萍意义何在?
还有人说是老师在炒作,那老师为何没有站在台前?为何成绩只有一百多名?
如果是替考,至今不出现的影子到底要如何接过这流量去炒作呢?
种种的一切,种种的疑点,看着都很有说服力的疑点,却都无法解释造假的动机。
真就是国家想推一把中专不成?
你还别说,目前看下来,动机还真就是国家在推动最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