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展望: 周一,市场全天涨跌不一,沪指震荡反弹。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低开 0.05%,深成指低开 0.04%,创业板指高开 0.09%。随后指数走强,深成指拉升涨逾 1%,沪指翻红。截至午盘收盘,三大指数震荡反弹,沪指领涨。盘面上,华为概念股集体走强;智能驾驶概念股盘中拉升;CRO 概念股展开反弹;国企改革概念股反复活跃。午后,三大指数有所回落,最终三大指数收盘涨跌分化。总体上个股涨跌相当,煤炭、银行、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和公用事业等板块涨幅靠前;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和电子等板块跌幅靠前。概念指数方面,EDR 概念、国产操作系统、MLOps 概念、天津自贸区和数据安全等板块涨幅靠前;中芯国际概念、BC 电池、眼科医疗、草甘膦和转基因等板块跌幅靠前。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计划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此举彰显了监管层在确保证券行业风险监管全面有效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优质证券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同时,该政策有助于打开证券公司杠杆率提升空间,增强活跃资本市场的能力,鼓励优质券商在资本集约型发展模式上进一步壮大。 周一,A 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从资金面来看,沪深两市成交额 5510 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237 亿。同时,央行当日开展 1601 亿元 7 天期和 745 亿元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 14 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至 1.85%。此举旨在为银行体系提供跨季资金,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并明确 7 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技术分析方面,上证指数实现四连阳,收于五日均线之上,但当前市场量能依然偏弱,后市若要企稳仍需更多量能支持。当前宏观经济层面出现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宣布 3000 亿元支持“两新”工作的国债资金已全面下达,提振实体层面的动作或出现了往前赶的信号。另外,美元已步入降息周期,首次降幅 50 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这不仅改善了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增强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央行行长于 23 日表示将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和精准性,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预计后续增量政策将加码,推动A 股磨底进程加速。在板块选择上,建议投资者关注红利、汽车、家电、通信和医药等板块。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全球主要经济体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高利率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压缩国内资金面;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