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如何定义当前市场:赚钱效应企稳,但情绪未出现明显改善 赚钱效应类似估值修复普涨段初期,战略资金加仓提振风险偏好。9月18日-9月20日,市场呈现一定的反弹特征。涨跌家数比方面,9月19日沪深两市上涨企业数近4800家,涨跌家数比突破10:1,全周涨跌家数比达到1.82,市场赚钱效应整体较强。成交额视角下,三季度以来的缩量博弈格局仍在延续,但9月20日单日战略资金加仓成交额突破190亿,剔除沪深300ETF份额合并影响后的宽基份额边际变化回升至7月中旬来的最高水平,战略资金加仓意愿出现积极变化。 红利资产补跌结束,后续怎么看? 红利为基,底仓配置,精选现金奶牛,重视前向股息预测。红利资产近一周企稳,拥挤度回归至年内平均水平附近,抛压最大时刻已过。分子端固然存在ROE下降与盈利增速低于季节性的瑕疵。在银行板块充分交易“存量房贷利率下行挤压息差”的前景,负债前置型现金奶牛回吐6月以来涨幅后,红利资产前向股息率吸引力重新显现,四季度仍具备底仓配置价值。行业层面基于现金流视角布局红利扩散(通信、农业、有色、食品、公用),个股组合层面沿“现金奶牛模型”“前向股息预测模型”精选个股。 如何理解本轮降息周期,后续关注哪些重点? 美联储降息50bps,但后续决策仍有弹性。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选择降息50bps,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75%-5.00%,点阵图指引今、明年各4次降息。从会议后至今市场对后续降息路径预期边际变化看,11月再降50bps的概率在近半周内提升10%以上。本次降息更接近衰退式降息,但不排除7-8月劳务市场走弱的数据后续出现大幅校准,大选亦将左右后续降息路径。Powell对于本次降息决策的表述定性为“基于通胀与就业现状的recalibration”,后续降息幅度与速率将根据未来经济数据“亦步亦趋”,50bps并非后续降息幅度的直接外推指引。 降息周期的A股风格中,成长存在动能,资金偏好大盘,利率敏感+基本面提振的科技行业或占优。本轮市场随着本轮海外流动性的逐步宽松和新一轮科技周期的开启,前期中小成长完成估值修复后,大盘成长或成为本轮降息周期优势风格。行业方面,分子端,考虑中报高增速行业和基本面逻辑;分母端,考虑贴现率变化敏感行业;资金面,考虑外资偏好行业。取基本面、折现模型、资金面最大公约数,本轮降息周期内收益最大者或为景气度较高的板块,如电子等行业。 风险提示:海外选举结果和政治博弈的不确定性;海外地缘冲突加剧;指数、个股梳理仅基于客观数据,不涉及主观意见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