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只买消费垄断,(https://xueqiu.com/6169865362/305341187)
当下银行投资价值
有粉丝问我怎么看银行投资价值,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
我2007年开始投资,到2016年之前基本都是重仓银行股。先后重仓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比如我当时买民生银行的时候,民生银行5倍市盈率,利润59%高速发展。(2011年)。后来切换到兴业银行的时候,兴业银行3.5倍市盈率,利润20%高速增长,2015年大盘暴跌之后切换的南京银行,利润20%高速增长,市盈率也只有6倍。所以这三个股票都赚到了钱。
2016年没有再投资过任何银行股。
2000年--2016年,是股份制银行利润高速发展时期。市盈率也比较低。所以那段时间银行表现还是可以的。比如兴业银行,但是兴业银行到2015年之后利润发展一直个位数。民生银行2013年之后利润上400亿基本到全盛期了。南京银行的利润高速发展维持到2017年,2015, 2016年南京银行因为有大量的政府债券,一直利润发展比较好。
所以,银行的投资,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利润高速发展,市盈率很低的时候投资,比如1991年深发展(平安银行)上市的时候曾经20%股息率,2倍市盈率;比如1994年的深发展,年利润增长150%,市盈率只有5倍。(类似1994年泸州老窖,年利润增长100%,市盈率也只有5倍,也类似1995年四川长虹,利润年增长50%,只有3倍市盈率)。再比如2005年的招行,利润连续高增长,市盈率只有10倍出头。这种情况下可以投资。
第二种情况,就是爆发经济危机,银行坏账危机,银行股利润暴跌95%甚至亏损,股价大幅下跌,抄底。参考1990年巴菲特5倍市盈率买入富国银行,之后爆发加州地产危机,股价暴跌腰斩到2.5倍市盈率,利润暴跌95%,巴菲特继续加大买入力度。还有就是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花旗银行跌了98%,aig跌了98%,1970年代盖可保险从60跌到3块钱巴菲特重仓抄底后来又涨到150. 2008年美国银行从55跌到7块钱巴菲特重仓抄底之后又跌到4块,最近巴菲特14年赚了10倍开始卖出美国银行。我们中国的四大行90年代曾经坏账率30%。
当下的银行股,有点尴尬,利润增长明显放缓,而且地产危机,包括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危机,还没有传导到银行的报表上,目前各行各业产能过剩,过度创业,过度投资,复杂三角债,包括未来利率下降,利差收窄,潜在坏账,潜在贪腐(最近几大大行银行行长辞职),未来包括微信支付宝对银行业务的部分侵蚀,直接融资的增多,银行利润已经连续发展了20多年,已经持续繁荣了20多年,类似之前的地产行业,而且银行业整体利润已经全球第一,超过万亿市值的银行已经好几家,而且银行股价最近还经过一轮大涨,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虽然股息率还有5-6%,但是动态看,战略看,从十年二十年趋势看,从过去百年经济危机和银行周期来看,现在的银行,大概率是未来十年盈利高峰期。
而此时,消费,医药板块经过几年暴跌,已经跌到很低的位置,部分消费股龙头甚至跌到了10倍市盈率附近。2016年,兴业银行5倍市盈率,片仔癀35倍市盈率,随后5年,前者股价涨了不到1倍,后者股价涨了15倍。2011年,浦发银行5倍市盈率,贵州茅台30倍市盈率,随后10年,浦发银行涨了50%,而贵州茅台股价涨了20倍。所以很多消费股龙头虽然10倍市盈率甚至20倍市盈率,也可能比6倍市盈率的银行股便宜很多。
当然,货比货,银行还是好于市场上80%的投资标的。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低负债的大行业龙头,有银行的低市盈率(5倍市盈率),账上现金占比市值60%以上,年利润增长20-40%,扣除账上现金只有3-5倍市盈率,大行业龙头,业务发展不需要资本再投入,每年利润可以80-90%给股东分红,需求永续,一次性快销品,50%甚至70%毛利率,20%净资产收益率,8%以上股息率,国家名片品牌,供给端门槛很高多年没有新品牌进来的大消费行业低估龙头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