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4.66亿年前险些与小行星相撞后曾形成星环,该星环持续数千万年,可能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地球曾拥有星环。4.66亿年前,地球险些与小行星相撞后,其周围形成了一个星环,并持续了数千万年。这个星环的形成可能与那次险些的碰撞有关,是较大星体碎片被抛出轨道后形成的。
🎯研究人员确定了21个形成于4.66亿年前奥陶纪撞击高峰时期的陨石坑遗址。这些陨石坑是星环内较大星体碎片被抛出轨道后撞击地球形成的,且它们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与星环通常形成于行星赤道上方的特征一致。
🌡️地球曾拥有的星环可能对地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影响机制,但这种影响的可能性不容忽视,这为研究地球的历史和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太阳系中,土星凭借其宽阔绮丽的星环成为最美丽的行星之一。发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也曾拥有星环。研究指出,4.66 亿年前,在险些与一颗小行星相撞后,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星环,并持续了数千万年,这可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人员首先确定了位于世界各地的 21 个形成于 4.66 亿年前奥陶纪撞击高峰时期的陨石坑遗址。这些陨石坑是星环内较大的星体碎片被抛出轨道后撞击地球形成的。考虑到板块构造引起的大陆运动,研究人员追溯了这些撞击点 4.66 亿年前的位置,发现它们都位于赤道附近。而这与星环的存在是一致的,因为通常星环形成于行星赤道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