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睿知睿见,(https://xueqiu.com/1843761023/305273448)
在我的社群里,很早就有小伙伴说:经济这么不好,股市如何能涨呢?
然而,股市和经济的关系并非是线性的,甚至有时候是背离的。
在我们国家,也多次出现过经济还很差,但股市牛气冲天的历史。
那么现在经济基本面是制约股市的最大因素吗?
我认为不是!
证据很明显,看看港股就知道了。
A股和港股的基本面都在国内,但最近港股已经创出反弹以来的新高了,而A股还趴在地上来回摩擦。
如果非要用经济基本面来解释A股的下跌,这明显就说不通。
那么到底是什么制约了A股的上涨呢?
一、投资者结构带来的弊端
众所周知,相比于成熟市场,A股以散户居多。
即便是基金,背后也是一个个散户在支配着。
散户的一大特点就是情绪化很严重。
所以,我们的出清过程常常都比较漫长。
熊市的下跌加磨底动辄就是两三年起。
当然,散户的情绪化特点也会让牛市来得很生猛。
当下,我们就处在出清的尾声阶段,不少人已经绝望透顶,无论怎样都要卖出。
而三年恰好是人类忍耐的一个极限值,所以婚姻会有三年之痛的说法。
从最近A股的盘面走势来看,常常是高开,然后被砸下来。
一个理性的人,在股票性价比最高的时候,怎么可能还不计成本的卖出呢?
咱们都爱骂A股,但A股是由千千万万投资者组成的市场。
它的软骨病恰好是千千万万投资者行为共同造成的。
不过,这种软骨病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反而是有利的,因为这会带来严重低估的抄底机会,也会带来严重高估的超额收益率。
问题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有这个耐心等到市场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机构那些污秽的行为
本轮漫长的熊市也少不了机构在里面作祟。
本来散户就很情绪化,这些帮我们管钱的机构放大了情绪的波动。
基于自身的利益,机构会抱团,会在牛市的顶部忽悠散户买热门。
这些热门的估值被推得太高了,一旦抱团开始松动,跌起来一定是鬼哭狼嚎。
虽然很多行业已经跌到很低的估值了,但由于机构的仓位很重,在遭遇基民赎回后,他们还得继续往下砸。
于是,我们一次次见证A股创新低的历史。
也就是说,现在的A股是不能正常反映基本面的。都是机构的资金流动在作祟。
基民选择赎回,机构选择卖什么股票。
机构的选择会导致A股严重超跌。
超跌后,还会逼出更多的止损盘和融资盘,形成下跌的自我加强。
三、机构闹情绪
现在不仅仅是散户闹情绪,机构的情绪更大。
散户的情绪主要来自下跌,机构的情绪除了下跌还有监管趋严,饭碗被端。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监管给金融机构上了紧箍咒。
金融从业者的收入大幅下降,行为被严格监督,罚的罚,抓的抓,且未来的监管还要继续加码。
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从业者还能认认真真的服务好投资者吗?(本来他们以前就不是为了服务投资者的)
因此呀,机构闹情绪就会故意恶心管理层,给管理层制造麻烦。
最近两三个月,A股这么怪诞的走势,跟机构的情绪密不可分。
但这是时代的趋势,未来这些机构可能会被裁员一半以上。
为啥这么说呢?
以高盛为例,2023年的员工人数是4.53万人,营收是462亿美元,利润是85亿美元;人均创收102万美元;人均创利18.8万美元。
而中信证券的员工人数是2.68万人,营收是600亿元,利润是197亿元;人均创收224万元,人均创利73万元。
也就是说,高盛人均创收是中信的3.2倍,人均创利是中信的1.8倍。
这样一对比,我国现在的降薪裁员还仅仅只是开胃菜而已。
对于一些私募来说,情况更糟糕。
他们面临的是清盘和倒闭!
金融机构现在是乱成一锅粥,能不给股市带来压力吗?
四、机构经济学家危言耸听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各个机构的所谓的首席经济学家或者高管,天天都在那宣传危机论?
咱们先不去讨论他们说的是不是正确的,光是他们的立场就决定了他们的言论是偏激的。
比如,东北证券的某首席经济学家的言论最近在全网是火得不行。
给人们一幅中国要完蛋的感觉。
但我们仔细想想!他为什么要发表这些言论?
作为一个券商的从业者,他最应该讲的话,难道不应该是自己企业如何改革,如何服务好投资者吗?
咱们看看任正非,在最困难的时候,有没有发表危机论?
人家只是说,未来日子很难,但我们要更加努力。
结果华为交出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单。
好了,从咱们散户的角度来看问题,你觉得金融机构应不应该学习任正非呢?
抱怨有个P用啊?积极面对才是正解!
我承认这个所谓的经济学家所讲的很多东西都是事实,但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
他的解决方案在哪里呢?
他说话又不用承担责任,当然可以大放厥词了。但决策层在行动的时候,一定是慎之又慎的。
谁说放大水经济一定就会好的呢?
万一更差了呢?责任谁承担?
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他们当然希望放大水,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就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得出结论了。
说到底,这些人其实都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引发更为广泛的悲观情绪。
结果导致更多人在底部忍不住割肉。
五、A股一定会完成出清
股市跟足球不一样。
国足可能永远都很菜,但股市跌多了,跌久了都会逆转,这个是规律。
即便是那些没有完成经济转型,陷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其股市最终都涨回去了。
在逆转之前的下跌和磨底就是在出清市场中的污垢。
待出清得差不多了,A股最终会把欠我们的都还回来。
之前很多人都说,美联储降息后,外资也不会买中国资产。
但看看港股吧,已经啪啪打脸了。
现在外资还没有大举买入A股,其实也是在等A股走到出清的边缘。
道理也很简单,明知道里面垃圾多,那么外资多半会等国家队把垃圾吸收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入场。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长期配置型外资已经开始左侧建仓了。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