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浙江30年老股民,(https://xueqiu.com/8058044534/305191944)
昨天晚上贵州茅台抛出30~60亿的回购注销计划,
引起了市场上投资者的热议,
除了极少部分投资者对茅台赞颂外,
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一边倒的进行嘲讽,
比如用一头牛只用腿上的一根毛来回购注销来形容。
本人认为,这些投资者有点悲观了,完全还可以乐观一点。
贵州茅台的这30~60亿只是今年回购计划的第一步,
只是探探路的一个举动,
后面大概率还会有更大的第二步,第三步出来。
为啥这样讲?
因为现成的例子很多,
比如今年的美团(市值8000亿港市,约7000多亿人民市)上半年刚完成10亿美金的回购注销计划,在8月底又抛出10亿美金的回购注销计划,短短一年时间不到,便有20亿美金的回购注销。
比如腾讯(市值和茅台高峰时差不多)2023年回购494亿港市,2024年抛出了回购不少于1000亿港币的方案。
比如快手(市值1700亿港币约和A股的东方财富或阳光电源或洛阳钼业等差不多。)2023年回购了40亿港币,2024年又抛出了未来3年回购注销不少于160亿港币的方案。
包括对面的微软公司,前几天刚抛出回购600亿美金(约4300亿人民币)的方案。也比去年有了较大增长。
对面的苹果公司几十年前刚开始进行的回购也是每年小几百亿美金,但今年呢?宣布的回购金额是1100亿美金。年年增长的回购,使得苹果的股本累计被回购了约50%左右,每股净利润被动增长了1倍左右。
国9条4月初出台,
明确要推动A股上市公司的回购注销来回报投资者。
自这一天起,A股市值小于100亿的公司回购注销便抛起了持续的高潮。
甚至出现了多家小型公司(总市值20亿内)回购注销达到总股本10%左右的现象。
但市值100亿~1000亿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情明显迅速下降,参与回购注销的比例大幅减少。
市值1000亿到2万亿的大型上市公司的回购注销基本出现停滞现象,只有少数公司出来回购,金额基本也只是意思一下。
这些公司包括格力电器今年已经回购30亿元,荣盛石化回购29.9亿元,上汽集团回购22.47亿元,宝钢股份回购19.9亿元,宁德时代回购17亿元,华泰证券回购16.75亿元,海尔智家回购15.31亿元,以及药明康德回购10亿元。
国J条鼓励进行回购注销的政策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对市值500亿以上的公司推动作用相当有限。
而昨天晚上贵州茅台抛出的30~60亿回购注销方案,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意义相当重大!!!
无疑是一次对大中型上市公司回购工作的破冰行动。
首先,30亿~60亿的金额成为今年A股回购注销榜的NO1的位置,提高了A股单年回购的天花板。
其次,对仍在装睡的其它几百家大中型上市公司有极大的表率作用。
再次,贵州茅台未来有可能推出第二轮回购方案,届时的回购金额有望突破100亿,将创A股历史之最。个人认为很可能在股价跌破1000元时推出。如果股价跌破800元,那推出千亿回购也将成为公司的可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