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挖矿的打工人,(https://xueqiu.com/3662129632/305172546)
永兴材料的云母矿石为花桥乡白市村化山矿及白水洞高岭土矿,品味在0.4%左右,这个品味其实算是偏低的,但由于永兴的技术好,它的成本比品味更高的江特电机(品味0.5%)的成本低。永兴制造1万吨碳酸锂需要120万吨原矿(公开数据),而江特需要150万吨以上,江特锂矿的品味还更好一些,这说明永兴的收率是更高的。永兴现在有3万吨碳酸锂产能,而且都是自有矿,另外公司新规划的30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这是为未来增加2万吨做准备,大概率在2025年公司自有矿能满足5万吨碳酸锂产能。
2022年宁德、江西钨业想跟永兴合作建厂(不过后来永兴和宁德和平分手),宁德看中的也是永兴的技术。
江特的矿是很多的,茜坑矿是非常大的矿,狮子岭的矿品味也不错,但是这一轮锂价大涨江特收益有限,原因是江特自由采选规模大约只有120万吨,上面也提到江特制造1万吨碳酸锂需要150万吨原矿,现在江特的自有矿还不能支持1万吨的量,江特建的锂盐厂的产能有4.5-5万吨,这些产能是不满产的,而且要向外购矿。
江特向哪里买矿呢,一是向江西钨业(414矿),二是向澳洲买矿(江特设计的产能中有1.5万吨是锂辉石作为矿源的),所以如果你去看江特的财报,是看不出自有矿成本的,因为他是综合来计算的,本身自有矿满足率就偏低,所以江特披露的数据不能看成是它自有矿的成本。
江特现在向国家资源部申请开发茜坑矿,规划是300万吨/年,这300万吨能满足2万吨碳酸锂的制备。但令人不解的是江特是向国家资源部申请,这个会非常耗时。
这里我说一下锂矿的开发流程,国内开采锂辉石矿都是要向国家资源部申请的,先提交开采的规划,整体设计,当然环评是重中之重,环评通过,下发开采证。中间还有很多要走的手续流程我就不在这说了。
这个过程是非常长的,就拿国内的锂辉石矿开发来说,典型是李家沟锂矿(川能动力和雅化集团共同开发的)和融捷股份的康定地区的甲基卡矿,李家沟的开发量大概是2万吨碳酸锂,甲基卡矿大约有6万吨碳酸锂,这两个矿是从2017年左右就出开采计划了,到2023年还没有开采,6年了,你如果一直跟踪这些矿的话,你就知道锂矿开采是非常难的。当然具体原因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就是因为锂矿开采流程很耗时,所以现在云母锂开采基本走了另外流程,就是按陶土资源去申请开采,而不是按锂资源,陶土资源去申请只需要当地政府批准就可以,这就大大减少了审批时间。你看宁德、国轩在宜春拿的矿,都是和当地政府一起开发的,比如宁德岘下窝的矿,宁德占65%,当地政府占35%,有宜春政府背书,操作起来就快很多,今年岘下窝已经实现开采了,这个速度是很快的。
江特开发茜坑矿,按锂资源去申请,这都不知怎么说它才好。不过这也是江特经常干的事,上一波锂价周期末期,永兴在大力增加自有矿开采,江特则是把钱投入到锂盐产线建设,我就问,你建锂盐厂有什么用,你没有矿,碳酸锂价格涨起来你要向澳洲买矿,你不是为澳洲打工吗?后来江特知道矿才值钱,去申请开发,宁德们都恨不得跟政府说今天签协议明天就开采,江特到好,去国家资源部申请。你说应该怎么去评价江特,我是想不到词了,一个字“绝”。江特和永兴当年几乎是同一起点的,但就是因为战略不同,这一波下来,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