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STH_,(https://xueqiu.com/9430706524/305066465)
回复@水清木华Penny: 你说的恰恰说明你对于各行业的商业模式研究不透彻,比游戏行业更差的都属于完全无法投资的行业了。游戏行业最差的地方就是其产品周期性极强,甚至管线产品的成功稳定性还不如医药。对于优秀的单一项目制团队来说根本不太需要外部融资,或是可以通过一级市场进行项目融资,导致二级市场几乎无法投资。
对于多项目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做单一类别会陷入叠代内卷,比如米哈游IGG,做多类别则大概率失败,近两年整个中国游戏市场做出2种不同类型的成功游戏(能规模化盈利)只有网易、腾讯、心动三家公司,再往前看一点还有21年的吉比特,别的没了,都失败了。米哈游都只是立项新游戏,做出来的4款全都是二次元游戏单一品类(甚至绝区零失败了),IGG立项那么多只做成了SLG,莉莉丝只做成了放置。
单一品类的也普遍是一代不如一代,米哈游的星铁算成功但不如原神,绝区零属于失败了。库洛的鸣潮不如战双,属于失败。莉莉丝的剑与远征启程不如前代、万龙觉醒不如万国觉醒。IGG的VK/DLS远不如王国纪元。而这些都已经算是上市游戏公司里比较优秀的了。成功的单一品类叠代增长只有叠纸的乙游,其他单一品类公司全都在衰退。
而这样的惨淡情景,居然是在中国整个游戏行业营收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就更恐怖了。放眼全行业,哪有几个行业在10年cagr维持8-12%之间的情况下是老玩家越做越差的,我能想出来的也就只有同样进入门槛很低的餐饮。如果类比同样是管线制的医药,上市游戏公司的规模可比biopharma或pharma,而biopharma和pharma是极少出现从盈利跌落到亏损的。
而今年上半年中国top20的上市游戏公司,有9家营收下滑、6家亏损。也就是在整个行业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有近一半是越做越差的,30%是亏损的,其中还有更多无法稳定规模化盈利的、踩在生存线边缘的企业,根本无法期待这些公司能够实现稳定规模化盈利甚至股东回报。
我这几年投的其他行业,必选消费的需求稳定,盈利可以看10年以上,以股息制计算。可选消费中快速增长的细分行业,哪怕是管理较差的公司也能吃到beta增量。能源类的公司有可以测算的硬成本与稳定下游需求、同业效率差显著。运营商要么是irr确定性高,要么是稳定垄断收租。平台型企业稳定收租且有能力提高take rate。这些都是盈利持续性和增长确定性远好于游戏的。要去比烂,自然有更烂的行业和商业模式,但对我而言都属于无法投资、我根本不愿意去看的。游戏属于勉强可以踩在“可投资”的边缘。//@水清木华Penny:回复@STH_:游戏行业的商业模式不差,甚至在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是很好的商业模式。规模化的游戏公司相比其他行业:1.没有实体库存,虚拟代码和数值体系可以重复利用;2.现金流充沛,研运一体的公司不存在应收坏账,账期稳定;3.最大的经营成本就是员工成本,且薪资已经不再增长,没有资产折旧;4.国内没有政策打压,国际暂时无审核机制和政治风险。
看起来游戏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公司不盈利或利润下滑。但现在哪个行业不在内卷?做实体的前期投入只会游戏行业更大,且收入端更不可预测(产品有没有资格卖?有资格了能不能有渠道卖?有渠道了能不能卖出去?卖出去钱能不能收回来?)。对比之下就能看出来,游戏行业看似竞争激烈,但在摆脱了国内版号束缚后,变现渠道和变现能力比大部分行业稳定。
对于个人投资者,在游戏行业还具备其他行业没有的信息透明度,甚至相比机构有更早挖掘出以小博大的机会。以上是我这几年不再看其他行业,只专注游戏行业投资机会的原因。不经历一圈实体经济的生意流程,体会不到游戏公司轻资产、高质量现金流的舒适。特别是找到一家靠谱的游戏公司后,不用太为宏观经济、国际形势焦虑,定期数数你的公司赚了多少现钞就行。投资就是解放时间,让别人替你打工,如果比上班还累,还很难赚钱,这个投资不做也罢。
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