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2024年09月20日
复制1995年“降息软着陆”,鲍威尔要做格林斯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美联储宽松周期,对比今昔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及降息原因,强调动作需加快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在以往宽松周期中,1995年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如今鲍威尔带领的美联储开启新宽松周期,但当前经济和利率环境与当年有根本差异,加息幅度大且货币政策偏紧。

📈TSLombard经济学家指出,1995年格林斯潘时期的中性利率比美联储利率水平低约75个基点,三次降息25基点合适。而现在中性利率水平饱受争议,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远低于1990年代,经济更难承受高利率重压。

💡鲍威尔表示不知当前中性利率,美联储决策者的经济预测摘要中‘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性利率水平。目前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要恢复至不阻碍经济发展程度还有很长路要走。

在美联储以往的宽松周期中,1995年曾留下辉煌的一笔。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美联储成功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为随后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如今鲍威尔带领美联储再度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他能够复制昔日成功经验,担当“当代格林斯潘”的名号吗?

考虑到如今的经济和利率环境和当年相比已出现根本差异,若美联储也想带领经济避开“硬着陆”,他们必须加快脚步。

美联储为何以50基点降息强势开局?因为动作必须要快

回首1995年,超低利率时代尚未开启。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在1994年开始加息时,将利率从年初的3%上调至1995年2月的6%。相比之下,这次美联储的紧缩周期始于2022年初,当时利率在0%—0.25%的区间,随后一直加息至2023年7月的5.25%—5.5%。

也就是说,这次加息幅度要大得多,而且货币政策立场也明显偏紧。

TS Lombard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在本周发布的报告中写道,格林斯潘曾在1995年左右表示,当时的“中性利率”比美联储利率水平低了约75个基点。因此三次降息25基点对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合适的。

而目前的中性利率水平却饱受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其水平要远低于1990年代,这也意味着如今的经济状况比三十年前更难承受高利率的重压,这可能是由于人口结构、生产力增长差异和金融体系的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

对此鲍威尔在本周三曾表示,他不知道当前的中性利率是多少,只知道它“显著高于”疫情前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水平。

不过,美联储决策者在其经济预测摘要中的“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联储预期的中性利率水平。最新预测显示,该利率从今年6 月份的 2.8% 升至 2.9%,这与本次降息后的4.75%—5.0%政策利率区间仍相距甚远。

这意味着,在经历通胀狂飙时期后,美联储维持了一个根据其自身水平估计的、极度具有限制性的高利率水平。因此若想要将其恢复至一个不再阻碍经济发展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美联储选择大幅降息来强势开局,以及为什么官员们预计今年还会有两次25基点降息,明年再降息100基点。

回首当年,美联储成功避免了经济走向衰退,而如今鲍威尔若想成功复刻,考虑到此次的起点,他们的动作必须更快。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联储 宽松周期 经济软着陆 中性利率 降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