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9月19日
爱是一种在“程序”之外的东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荒野机器人》探讨爱与好的母性功能,机器人在养育大雁宝宝过程中,展现了母性的习得、满足孩子不同阶段需求等特征

🎈母性是习得的,而非天生。机器人像现实中的新手妈妈,通过学习和他人帮助,逐渐学会养育幼崽,母爱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产生

🌟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需要。从提供基本生理需求,到教孩子技能,再到给予心理空间允许分离,母亲要根据孩子成长阶段调整养育方式

💔允许孩子表达恨和攻击。机器人意外成为小布点的养育者,小布点知晓身世后表达恨意,机器人接纳并继续照顾他,母亲要接受孩子的真实情感

💪敢于突破自身原有的“程序”。机器人、动物和人类都需要突破各自的“程序”,母亲在养育孩子时要面对和处理创伤,需要极大勇气

爱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来,一个生命体的心灵想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爱。大多数心理创伤回溯起来似乎都能归咎到某种程度上的缺爱。

但爱究竟是什么?一个生命好好成长需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却很难说清楚。

9月20日即将上映的动画《荒野机器人》就讨论了这个问题。它很奇妙地塑造了一个荒野求生的机器人形象——机器人因为在运输途中遭遇暴风来到了一个荒岛上,因为机缘巧合,她意外领到了一只刚破壳的大雁宝宝。于是一个“原生”程序中毫无情感元素的机器人,开始学习如何成为“妈妈”。

机器人的隐喻是头脑高度发达,理性、冷静,可以高效根据指令和程序完成任务。但是没有心,无法自发产生、体验和理解情感——像极了我们现代人。

而爱是“程序”之外的另一个东西。

本期简单聊聊,我们组织一些咨询师观看了这部电影,并邀请他们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影片内容,聊了聊爱是什么,以及一个好的养育者意味着什么。

爱,让机器人也可以把一只小鸟养大:好的母性功能具有的4个特征

@谢愉

我印象中有许多和机器人有关的影视剧,但创作者很少会赋予它们母职。而梦工场动画出品的《荒野机器人》,突破常规,刻画了这样一个机器人妈妈的形象。

爱,让机器人也可以把一只小鸟养大,那一个好的母性功能意味着什么呢?

1. 不是“生为母亲”,而是“成为母亲”

有些反直觉的是,母性是习得的,而非天生。机器人在开始时对于如何养育一只幼崽一无所知,很像现实中的很多新手妈妈,如果没有月嫂和家人的帮助,很多时候是手足无措的。

但机器人有强大的学习功能,也有其他动物的帮助,比如小狐狸芬克还有负鼠妈妈,她学会了动物的语言,解锁了大雁游泳和飞行的原理,甚至学会了更新和覆盖自己的代码。母爱不是突然就有的,很多人会发现,孩子在刚生下来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太多感觉,但是会在学习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爱他。

2. 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需要

在小布点刚孵化出来的时候,机器人会给他寻找食物,为他建造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窝,提供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就像小婴儿的日常生活是吃喝拉撒睡,母亲的陪伴和照顾,很多都在这些生活起居的细节上。

到了学龄期,机器人会耐心地教小布点如何游泳和飞行,会张开双臂,用肩膀做他的起飞基地,在他遇到挫败的时候鼓励他继续尝试,不要放弃。孩子上学后,母亲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和界限、恰当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到了小布点长大,需要融入他的群体时,机器人虽然不放心、舍不得,但也放手让小布点自己去尝试,只在远处暗暗保护他。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一个重要的成长任务是离开家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母亲这时候要给孩子心理空间,允许分离的发生。

3. 允许孩子表达恨和攻击

机器人在和野兽打斗的过程中,意外撞坏了一个鸟巢,小布点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那颗蛋,这是机器人开始照顾小布点的起因。当小布点长大,发现自己身世的真相,一直依赖着的养育者竟然是害死自己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人,他非常困惑和愤怒,拒绝继续叫机器人妈妈,并且希望切断关系。机器人不知所措,考虑回到环球动力公司,但是小狐狸芬克劝阻了她,她决定接纳小布点的恨意,仍然帮助他学会游泳和飞行,完成照顾他直到他飞走的任务。

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不是只有爱的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部分,包括恨和攻击性。恨也是一种分离的力量,母亲允许孩子成长,就意味着要接受和涵容孩子的恨意。

4. 敢于突破自身原有的“程序”

影片的最后,动物们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要想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要突破自己原有的程序。”

对于机器人来说,这个程序是指公司设置的原初机器代码,对于动物们来说,这个程序是指食物链中弱肉强食的兽性,而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程序或许隐喻着由每个人的天性、后天养育环境共同造就的个人特质,或许隐喻着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可能会激发出自己很多早年的创伤,要去面对和处理这些创伤,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人们真正意义上需要的从来都是爱,而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养育者”

@杨安博

人类个体通常都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达到身体的成熟,而心理成熟则要更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不仅需要物质来完成生理的成长成熟,更需要爱和呵护来逐渐达成心理的成熟,这个过程也是父母从“照看者”到“养育者”的过程。

影片设定的机器人形象,一开始仅仅依据她的内在程序照顾小布点,更像是所谓的“照看者”。在机器人跟小布点的不断互动过程中,它内在产生并且发展了“情感”,并不断地发现小布点的潜能,用爱的方式,让自己从一个“照看者”成为好的“养育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扮演着照看者的角色,甚至是一个被设定了固定程序的照看者,仅仅提供物质条件。很少有父母真正地去考虑,什么才是一个养育者。

依恋理论提出,人类的成长,特别是早期成长,需要安全基地,这是整个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基础。而好的养育者,就需要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爱是能够形成这个安全基地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爱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充分地放松下来感到被支持、被保护,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外在成长中。

在依恋理论中有一个“依恋环”的概念。幼儿会喜欢待在父母身边,当他感觉到安全感足够了,就会开始积极向外探索,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当他感觉到探索中有困难或者有危险,他就又会回到父母身边,重新感受安全和支持,获得更多力量,就是“依恋环”。

好的养育者不仅仅提供安全的需要,还需要时刻关注孩子成长的需要,为他顺利成长获得相应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恰如其分的挫折,从而让他逐渐得到锻炼和成长。

电影中也给出了很好的例子,即便机器人开始并不清楚小布点未来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他还是根据小鸟身材小力量不足的特点,为小布点设定了很多复杂的飞行线路来帮助它提升飞行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最终这些能力的获得帮助小布点在从困境中摆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好的照看者,需要在爱的氛围中,为孩子提供和创造生理和心理成长成熟的条件,最终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个体,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爱是一种在“程序”之外的东西

@朱春雄一

在故事的一开始,机器人其实与这个大雁幼崽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两者可以说都是刚苏醒的宝宝,都有对刚到来的这个世界的很多好奇与不知所措,像小布点有一个“程序”会对自己睁眼的第一个生物叫妈妈一样,机器人萝斯也有属于自己的“我可以怎么为你提供帮助”的程序。

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在遇到小布点之后,机器人使用了一种她最习惯的方式去照顾小灰雁、表达爱:获取任务目标、分析步骤进程、构建执行计划。

机器人的程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现实中我们理性的那一部分,一步接着一步,紧跟着我们的逻辑和“应该是怎么样”——当然,它也有可能是规则、习惯、文化等等,和机器人一样,这个程序是我们“被默认编译”的部分,也经常是我们最熟悉的实现自我效能的方式,因为它往往代表着高效和便捷——可能恰恰也是一个机器人,或者说一个“工具”最需要的。

然而,关系与爱是不欢迎这种“工具化”的,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我们没有在此时真正看到对方本身,亦或是自己。

在机器人初遇森林小伙伴的时候,在她用毫无波澜的语气询问别人、尝试体现自己功能的时候,不仅森林的动物把她当作一个异类,我也好像只是把她看作一个“机器”。直到她发现自己坐在一个被毁掉的鸟窝中,用眼睛扫描大雁蛋时,看到了其中的小生命时,我才仿佛感受到萝斯这个“人”活了过来。

在那一刻,没有任何一个人给过机器人这个任务,也没有任何一个程序告诉她要保护这颗蛋,但是她却固执地一次次从狐狸芬克那里把它抢回来,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我感受到了爱。

之后,机器人手忙脚乱地上演了一系列尝试对刚出生的小布点的照顾。“照顾孩子,你得学会不仅仅是使用这里,也得使用这儿”。负鼠妈妈在此时做出了最好的注释。

当然,爱从来不是完美的。她做到了一些,也没做到一些。

这其实会让我想起很多因为原生家庭问题而进入咨询的来访者们,看到ta们过往受到的伤害与委屈,我也会因为养育者们曾经的没有看到或是“过失”而感到难过甚至是愤怒。

有过一段时间我迷茫过,不知道怎样可以帮助他们从这些受伤的感觉中“疗愈”,直到其中一位来访在某一次的咨询中突然提到:“我依然不会原谅那时ta对我做的,但我好像也看见ta尝试努力过,我猜这可能是为什么ta还是我的亲人。”

是的,机器人永远不会是一个完美的母亲,这也并不是小布点需要的,他所需要的,也许只是知道她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尽力了。

有些伤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并不需要完全的疗愈如初。有些爱,也并不需要完美。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荒野机器人 母性功能 爱与成长 突破程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