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交流1974,(https://xueqiu.com/9040918561/304896760)
有人奇怪为何我原来很乐观,到现在跌了这么多反而悲观了。
我在这个垃圾120元时很乐观,认为消费降级及集采不会影响公司的净利,公司还能保持45亿的净利,股价跌了80%才120元十倍的估值,再加创新药管线也没给估值,怎么看都很低估且有安全性,到今年中报为止 ,其实公司的主营还有小幅增长,证明我原来的逻辑是对的。23年指数大幅下跌,而公司的跌幅只有12%,基本保持稳定,也说明市场认可公司的估值处于合理阶段。
为何现在开始悲观呢,还是起源于公司大幅提高费用转型,业绩进入了大幅下降期.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增长,这种都是有持续性的,不可能今年费用大增,销售团队组建后,明年就大幅裁员,随着新产品的越来越多,人员规模只会扩大,费用只会增加。另外随着今年下半年及明年近二十款创新药的开始临床,就算一期临床最便宜,每款几千万,明年也要增加四五亿的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也会持续增长。这种费用吞噬利润的过程也许要持续几年才能看到新增营收形成的利润慢慢覆盖成本。公司的利润才会开始回升。因为费用增加的长期性,业绩底何时到来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业绩重新由摆烂到回升时间的不确定性。业绩没有了短期大幅回升的预期而会造成股价长期保持低估值。这就是我悲观的原因。我现在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需要陪公司多长时间才能看到公司转型被市场认可,二年,三年?
有时想想真的是运气太差,想不到今年公司会大幅提高三费而造成业绩大幅下降,造成帐户大幅亏损。被逼着跟随公司进入转型的漫漫长路。骂一句金秃害人,早不转晚不转,却在今年开始大幅提高费用加快转型。造成股价腰斩后再腰斩后今年继续大跌超过40%。
现在没办法,只能每天盘中不断的做T来创造现金流。这个垃圾一点弹性都没有,每天不是新低就是在新低的路上,能拯救股价的,也许只有指数大反弹了。或者公司搞个股权激励计划,让市场看到业绩底及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