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2024年09月18日
被“禁足”球员发长文喊冤:假球不可洗,环境当净化丨快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足协公布对61名涉案足球从业人员的纪律处罚情况,其中43人被终身禁止在我国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其中不少球员“喊冤”,前陕西长安竞技队球员丁捷自称“收了钱但是没有出卖球队”,被终身“禁足”的韩籍球员孙准浩也在返回韩国之后自辩清白。

🤔 欠薪成为球员选择“假赌黑”的诱因:前陕西长安竞技队球员丁捷自称“收了钱但是没有出卖球队”,被五年“禁足”的汪嵩、芦宁表示自己“从没踢过假球”,被终身“禁足”的韩籍球员孙准浩也在返回韩国之后自辩清白。而无锡吴钩队球员杨文吉的长文则揭示了球员选择“假赌黑”的深层原因:长期欠薪。杨文吉在文中透露,自己2022年在效力江西北大门队期间遭遇了长期欠薪,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收钱打假球。杨还晒出自己的工资单,表示自己2022年11月时“只拿到了三个月的工资”,那一年“累死累活比赛”却没能拿到许诺中的奖金,“工资也被长期拖欠”。

⚽️ 中国足坛长期欠薪问题严重:杨文吉所揭示的欠薪问题一直都是国内足坛的一个痼疾,而且不仅限于低级别联赛球队,顶级联赛中超球队也照欠不误。2024年7月就爆出了中超武汉三镇队“6名国内球员+4外援因被欠薪而向足协申请仲裁”的新闻。长期欠薪的痼疾,与国内联赛俱乐部“屡屡解散”的现实互为表里。数据显示从2004中超元年至今,已有超过50家俱乐部消失在中国职业足球的版图上,其中不乏一些冠军球队如深圳健力宝、江苏苏宁、大连实德。巨大的经营压力让不少球队恐怕连维持运营都难以为继,遑论支付球员的薪水。

💰 中国足坛的“金元足球”和“企业广告部联赛”模式弊端:造成中国足坛长期欠薪的现状,与国内联赛的管理模式有关。长期以来,一方面国内联赛沦为“金元足球”“企业广告部联赛”,投资人本来就不指望从足球本身赚钱,而是看重了投资足球带来的广告效应,而一旦投资人的主营业务遇到波折的话,得不到输血的球队就只能面临转让乃至解散命运;另一方面,中国足协过去屡屡推出的不少政策,捆住了各个俱乐部的手脚,严重制约了它们自身的造血能力。

🤬 欠薪问题导致球员成为弱势群体,形成恶性循环:一旦出现欠薪争议,球员就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无奈选择“假赌黑”的话又会伤害包括球迷在内的所有相关方,造成向下沉沦的恶性循环,让中国足球陷入积重难返的境地。终身“禁足”或是五年“禁足”的处罚,在外界看来也未免有些严厉。

🏆 足球运动应回归球员和球迷:从此次杨文吉长文揭示的“欠薪痼疾”不难看出,无论是投资人豪掷千金的“金元足球”还是中国足协过往搞的种种有问题的政策,从长远来看都是在伤害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根基。值得追问的是,足球运动究竟属于谁?这项运动理应首先属于从事足球运动的球员、以及热爱足球关注足球的球迷,而不是沦为举国体制下的政绩工程,或是金元足球的天价移动广告牌。

⚽️ 中国足球的未来:要想解决中国足球包括“欠薪”在内的痼疾,首要任务还是应当将这项运动还给球员与球迷。中国足协应将“不出奇葩政策”的宗旨贯彻下去,那些资不抵债乃至欠薪积年的俱乐部该解散就解散。联赛的组织与俱乐部的运营应当交给投资人与市场来判断、让球迷来用脚投票,自下而上地把蛋糕做大,在保证俱乐部自我盈利能力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给国内联赛乃至中国足球带来正向循环。

2024-09-17 21:04:12

2024年9月10日,中国足协开出重磅罚单,公布了对61名涉案足球从业人员的纪律处罚情况。其中,43人被终身禁止在我国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引发舆论关注。纵观这43名遭遇“禁足”的球员,其中不乏顾超、金敬道、郭田雨这样的著名球星。

根据官方通报,这43人主要是因为涉及“假赌黑”而东窗事发,其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打假球、赌球、操控比赛、收受贿赂,等等。而随着重磅罚单出炉,也有若干球员在社交媒体上“喊冤”,如被终身“禁足”的前陕西长安竞技队球员丁捷自称“收了钱但是没有出卖球队”,被五年“禁足”的汪嵩、芦宁表示自己“从没踢过假球”,被终身“禁足”的韩籍球员孙准浩也在返回韩国之后自辩清白。

纵观这些“喊冤文”,无锡吴钩队球员杨文吉的长文得到了最多的关注度。杨在文中透露,自己2022年在效力江西北大门队期间遭遇了长期欠薪,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收钱打假球。杨还晒出自己的工资单,表示自己2022年11月时“只拿到了三个月的工资”,那一年“累死累活比赛”却没能拿到许诺中的奖金,“工资也被长期拖欠”。因此,杨在这个月的足协杯上收了4.4万元打假球。

杨在长文中表示,“我对我的行为真诚地表示忏悔,对所有惩罚都欣然接受”,但也自诉无奈,他在文中透露,“低级别球队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俱乐部欠薪”。在半年下来没有一分钱奖金、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不得已而选择了收钱踢假球,“整个联赛的氛围让我觉得这个犯错没什么”。

江西北大门队在2022年中甲本就因为“未能落实欠薪还款”而被中国足协进行了扣除联赛六个积分的处罚,最终仍然成功保级,这也与杨文吉长文中“那一年如果不是扣分就早早保级”的描述吻合。而就杨文吉晒出的工资单与欠薪问题,则需要更多信息源的核实与印证。

杨文吉的长文在外界引发了诸多共鸣,不少球迷表示“踢假球是不对的,但背后的辛酸值得同情”。

当然,踢假球本身没有什么好洗的,欺骗球迷,是体育精神与道德的沦丧,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或有所谓的不得已,都无法改变这一点。另一方面,欠薪本身值得好好讨论。

姑且不论杨文吉本人的自述是否属实,他所揭示的欠薪问题一直都是国内足坛的一个痼疾,而且不仅限于低级别联赛球队,顶级联赛中超球队也照欠不误。仅就公开报道而言,2024年7月就爆出了中超武汉三镇队“6名国内球员+4外援因被欠薪而向足协申请仲裁”的新闻。

“中国足坛长期欠薪却又无法解决”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2024年9月13日,《新快报》还报道过2022年中超比赛时的一桩逸闻,球员之间的沟通是“既然俱乐部不发工资,那我们就自己把工资发了。”言下之意,就是打默契球乃至打假球,在赌博软件上“把工资发下来”。

长期欠薪的痼疾,与国内联赛俱乐部“屡屡解散”的现实互为表里。数据显示从2004中超元年至今,已有超过50家俱乐部消失在中国职业足球的版图上,其中不乏一些冠军球队如深圳健力宝、江苏苏宁、大连实德。巨大的经营压力让不少球队恐怕连维持运营都难以为继,遑论支付球员的薪水。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自然与国内联赛的管理模式有关。长期以来,一方面国内联赛沦为“金元足球”“企业广告部联赛”,投资人本来就不指望从足球本身赚钱,而是看重了投资足球带来的广告效应,而一旦投资人的主营业务遇到波折的话,得不到输血的球队就只能面临转让乃至解散命运;另一方面,中国足协过去屡屡推出的不少政策,捆住了各个俱乐部的手脚,严重制约了它们自身的造血能力。

杨文吉在文中还表示,第二年自己想要转会离队的时候还被欠着四个月工资。即便足协要求各个俱乐部“补齐工资才能注册参加新赛季联赛”,但球队的态度仍是“你去劳动仲裁”。动辄三五个月乃至大半年的仲裁时间很容易让球员错过转会的时间窗口,他们也只能无奈地选择签署“无债务协议”或是接受俱乐部“发两个月把字签了”的方案。

而据《足球报》2024年4月1日的报道,部分足协人员主动交代或退赃后,还继续留在足协工作,甚至还有在原岗位的。相较之下,不难看出的是一旦出现欠薪争议,球员就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无奈选择“假赌黑”的话又会伤害包括球迷在内的所有相关方,造成向下沉沦的恶性循环,让中国足球陷入积重难返的境地。终身“禁足”或是五年“禁足”的处罚,在外界看来也未免有些严厉。

因此,从此次杨文吉长文揭示的“欠薪痼疾”不难看出,无论是投资人豪掷千金的“金元足球”还是中国足协过往搞的种种有问题的政策,从长远来看都是在伤害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根基。值得追问的是,足球运动究竟属于谁?这项运动理应首先属于从事足球运动的球员、以及热爱足球关注足球的球迷,而不是沦为举国体制下的政绩工程,或是金元足球的天价移动广告牌。

明乎此,要想解决中国足球包括“欠薪”在内的痼疾,首要任务还是应当将这项运动还给球员与球迷。中国足协应将“不出奇葩政策”的宗旨贯彻下去,那些资不抵债乃至欠薪积年的俱乐部该解散就解散。联赛的组织与俱乐部的运营应当交给投资人与市场来判断、让球迷来用脚投票,自下而上地把蛋糕做大,在保证俱乐部自我盈利能力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给国内联赛乃至中国足球带来正向循环。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足球 欠薪 假赌黑 金元足球 联赛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