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09月16日
中秋假期谨防电信诈骗:需做任务、下载 App、转账“领奖”的“礼品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秋节前后,诈骗分子以礼品卡为诱饵进行电信诈骗,多地已出现类似案例。受害人扫描礼品卡二维码后被诱导做任务、下载App,先得小额返利,后被要求不断转账,最终被骗。

🎁诈骗分子大量邮寄内置礼品卡及二维码的快递,作为广泛撒网的诱饵。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后,会被诱骗加入群聊或下载指定App。

💸群聊或App中,诈骗分子先发布简单任务,让受害人领取小额红包,降低其戒备心理。随后发布刷单任务,以小额佣金为饵,引诱受害人加大投入。

🚫当受害人投入较多资金后,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并要求继续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此类骗局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据《深圳特区报》今天晚间报道,中秋节前后,诈骗分子开始利用节日的契机变得“活跃”起来,通过礼品卡等形式进行电信诈骗活动。

报道提到一则案例:常州市民小琴收到一个快递包裹,里面是一张声称能领取零食、洗衣液、现金三重豪礼的“中秋礼品卡”。好奇心驱使下,小琴扫描了卡片上的二维码,加入了一个群聊。起初,群主发布了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搜索歌曲截图发群内,并让她成功领取到了小额红包。然而,这仅仅是诈骗的开始。

随着“任务”的深入,群主诱导小琴下载一款名为“东方唱享”的 App,并声称完成宣推任务后可以获得“丰厚奖励”。小琴先后转账了 1020 元和 13860 元,直到无法提现且对方继续要求转账时,她意识到自己已上当受骗,随即报警。

目前全国多地已经曝出类似案例,主要套路如下:

IT之家去年已经报道多次类似诈骗形式,均为收到“礼品卡”再做任务、下载 App 等形式。此类骗局以扫码领取奖品为诱饵,通过收集个人信息来进一步实施各类犯罪活动,个人信息将存在泄露、冒用等风险,甚至导致损失钱财。

相关阅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秋礼品卡 电信诈骗 个人信息泄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