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2024年09月16日
猪猪--13.7的成本,该骂不该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牧原股份推出了一个仔猪出售计划,旨在打造一个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通过销售仔猪、饲料、疫苗等配套服务,最终实现规模化经营。该计划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通过服务优质养户,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 **全产业链布局:** 牧原股份推出仔猪出售计划,旨在打造一个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通过销售仔猪、饲料、疫苗等配套服务,最终实现规模化经营。该计划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通过服务优质养户,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 **成本优势:** 牧原股份凭借自身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够提供价格更低、质量更优的断奶仔猪,并通过服务优质养户,帮助其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

📉 **行业影响:** 虽然牧原股份的仔猪出售计划会对市场猪价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优质养户,其冲击力有限,反而能够挤占一些垃圾产能的生存空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 **短期挑战:** 牧原股份目前面临着夏季高温和冬季非瘟的挑战,肥猪的各项生产指标仍需提升,但仔猪和保育猪的各项前置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好转,预计未来会逐渐改善。

📉 **成本数据分析:** 牧原股份的成本数据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期数据存在一定波动,但长期来看,其成本优势依然明显,未来有望实现更大幅度的下降。

#雪球星计划# 近期渣渣牧推出了一个仔猪出售计划,先谈下这个。

个人觉得就是在自己不必加大资本开支的前提下,平行打造一个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卖仔猪后自然是要配套卖饲料、卖疫苗,远期不排除卖硬件、卖软件、帮屠宰。

有人说为啥不自己养,给别人做服务后、别人的肥猪还不是最终会冲击到猪价,进而让$牧原股份(SZ002714)$ 在肥猪上少赚?

首先,考虑到牧原自己的土储、管理边界以及市占率,1亿头或再多一点点也就很nice了,精耕挖潜、改善财务、股东回报等比单纯的扩规模更为重要。

其次,纳入个小5000万头优质养户到自己的体系,凭借目前265元的仔猪成本,仔猪赚个100/头左右的话,周期平均下来365元且绝对有质量保证的断奶仔猪,应该算童叟无欺了吧?(2022-2023年仔猪售价440,成本320,头均赚120元左右)

然后饲料(合成生物学上再突破一下竞争力就更强)、兽药、疫苗都少赚点,毛估估算个50元/头吧,硬件成本价卖、软件权当免费服务,那平台利润总共150元/头,如果后端屠宰还能服务上就更好,这个先不考虑。

最后,平台利润150元/头甚至更高的前提下,这部分5000万头肥猪的最终成本肯定是比垃圾产能好很多,但毕竟养殖难度大幅下降、大大的省心了,虽然享受了牧原的红利,但也基本就在市场平均成本线,会挤占一些垃圾产能的生存空间,冲击一些猪价,于整体猪价的影响有限,而且肯定比自己出1.5亿头影响小。如果是服务1亿头、2亿头,那确实需要掂量一下,但我想是不可能服务到这个体量的,就和自己只养1亿头一样,毕竟“知止”是渣牧敬畏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当然,要是特么的全产业服务链能整出200元/头甚至更多的利润,那你自己也别养了,把北方的猪都给服务好就行^-^@今日话题

关于仔猪这个事就聊这么多。

最近琐事比较多,而且感觉长期逻辑的东西确实也写得已经很多了,反复提炼总结也没啥劲。

短期的东西后台经常会有buddy问起,但说实话,短期的东西看得越细反而会更迷糊,长期最终还是会回归常识,谁更敬畏行业,谁更有know-how积累、硬件积累、人才积累、文化积累,站在当下谁更有长远规划、长远投入,那么极大概率未来谁的利润率就更高

比如有球友说这次牧原召开的产业大会上,很多十几、二十万头的小公司说自己完全成本已经做到13左右或14以下,且大多都是农户模式,这样牧原会不会没有长期成本优势了。

首先,那些小公司,如果不上市的话,没财报,可以随便报成本,从心理上来讲,万万没有把成本报高的可能,毕竟面子上过不去。

其次,更重要的是报高了的话,饲料、疫苗企业没准儿就不敢给你赊账了,银行也不敢给你贷款了对吧?

最后,大家都希望别人知难而退,这也是报低成本的一大动机,这个在各行业都不新鲜,印象中最夸张的就是2013年一个从事多晶硅行业的同学,在公司还有点地位,高层开会好歹能列席的那种,虽然他不知道也不信其它家的成本,但他们家就是往低了报,没办法,产能过剩,都特么希望让人家减产。

当然,中小型养殖主体里肯定是有不少优秀产能的,但说实话,这种优秀大多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没有投入、没有创新,因此也就没有进化的可能性,长期成本挖潜空间极其有限;其次,反脆弱性不行,如果行业出现什么疫病或极端天气的冲击,一个运气不好也就未必还能是优秀产能了,养殖业嘛,靠天吃饭、带毛不算

事实上过去的几年里,不管什么进化不进化、靠天不靠天的,大公司占比是越来越大的,这个没有争议,而目前看来,这种集中度的提高显然是伴随着行业平均成本的上升的,毕竟规模不经济属性摆在那里,你看看这些个上市公司,大都什么水平,搞什么东西?

结论1——中小型养殖主体的成本看看就行了,不可进化性和脆弱性是逃不掉的,过去几年也是资本挤兑掉中小养户的阶段;

结论2——未来等资本撑不住的时候,其实减起产来怕是比中小户更加任性。而目前来看,史诗级高猪价时疯狂涌入的资本确实已经陆陆续续在进入ICU了。

当然,牧原短期生产成绩确实也比较拉胯,公司需要对夏季高温冬季非瘟拿出更佳的应对方案,目前肥猪的各项生产指标还是处于“很龊”的状态,8月份83%+的全活率、784g的日增重,距离去年7月88%837g的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想秦总对这样的成绩断然不会满意,自然也省得、确实也轮不到咱们去说什么“当自勉”、“知耻而后勇”的话,公司一直做正确的事,还是要坚定自己的方向及节奏少受外界及短期的干扰,投资者就多点耐心吧。

虽然育肥猪指标龊是龊了点,好在仔猪和保育猪的各项前置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好转,仔猪窝均断奶数已经达到12,接近去年7月12.2的最好水平,而保育日增重相比7月环比改善明显(按公司说法是从养殖全程看8月日增重相比7月保持稳定,而8月育肥日增重从810回落至784,回落较多,因此可以推算保育日增重提升亦较多)。

另外可以看到的是,关于仔猪窝均断奶数,2024.06的仔猪窝断数还只有11.4不到,仅相当于2022.06的水平,因此2024.06断奶仔猪对应的母猪的健康度多少还是受到非瘟后遗症的影响(虽然比3月份的10.8有所进步),否则也不至于那么拉胯,个人觉得这批断奶仔猪的健康程度可能也不是完全正常状态,如此11月出栏的肥猪确实多少还受到一点后遗症影响。

此外牧原的饲料配方和行业差异也较大,因此各家饲料带来的降本节奏也是不一致的。

结论3——高温期肥猪指标拉胯,仔猪、保育猪优秀,非瘟后遗症还有间接影响约持续至11月,饲料成本下降节奏不一致,加上各家的成本口径、非上市企业的宣称成本,短期成本数据确实是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

结论4——渣牧8月13.7的成本,对应的是3月315元/头的断奶仔猪、83+%的龊*全程存活率、784g的拉胯育肥日增重,绝对不是个好成绩,但下降空间确实也很大,真不知道该不该骂

短期的波动是蛮难看清,但长期来说还是会回归常识,常识就懒得再去分析了,各家公司是怎么看待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也已经分析很多了。当下大盘不好周期不顺短期生产指标差强人意,差不多又到了一个“三期叠加”的时候了,也不排除再杀一波融资盘,来个四期

扯得有点散,先就酱~需求的下行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有点冷,还好这个夏天是历史性高温~未来若能在需求稳定的行业中去摄取到稳定的现金流回报,不赖



本话题在雪球有22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牧原股份 仔猪 全产业链 成本优势 猪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