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薛澜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9月7日,第十七届浦江创新论坛开幕。本届浦江创新论坛首次设立的“科技伦理专题论坛”,以“科技伦理治理与负责任创新”为主题,由复旦大学承办。
9月8日,“科技伦理专题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顺利举行。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金力主持了“创新与责任:构筑未来科技的伦理框架”的互动对话部分。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段伟文,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员、世界经济论坛技术政策未来理事会成员Ning Wang,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王国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教授、全球化和国际法规研究所所长、欧盟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领域专利法发展和影响的专家组成员Anselm Kamperman Sanders,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共聚一堂,就3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强调在追求创新“颠覆性”的同时,必须确保创新“负责任”。

论坛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关于“实现科技创新与伦理责任之间平衡的最大挑战”的议题,对谈嘉宾从认知和实践的差距、战略及其具体实施、推进科技伦理落地必需的方法论等各个层面展开了讨论,强调了在社会层面建立伦理规范的重要性。
围绕“AI与人类价值的协同进化的可能性和实现AI为善而‘生’的技术、法律和伦理路径”,对谈嘉宾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发展目标和治理的具体路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强调了AI技术发展与人类价值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就“生物技术道德边界的确定和国际社会协同治理”这一议题,对谈嘉宾从明确参与主体、提升公众认知、平衡技术发展与伦理边界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多元主体参与及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性。
论坛的尾声,金力在总结中强调达成科技发展与伦理责任间的平衡至关重要。他指出,科技的颠覆性创新既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与机会。在前沿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际社会要继续加强对话与合作,以创新赋能社会,以责任引领发展,确保负责任的创新能够切实增进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文汇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