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9月16日
国产GPU距离“平替”英伟达还有多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产GPU市场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初创企业,但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本热潮退去,投资环境收紧,许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甚至破产倒闭。国产GPU在技术、性能和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与英伟达存在较大差距,但一些企业在特定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如摩尔线程发布面向消费者的游戏显卡。未来,国产GPU厂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完善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对英伟达的“平替”。

😄 **国产GPU市场现状:**近年来,国内GPU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涌现了一批国产GPU厂商,如摩尔线程、景嘉微、芯动科技、格兰菲智等。这些厂商在资本的加持下,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并在特定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例如,摩尔线程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游戏显卡,芯动科技推出了“风华”系列显卡,填补了国产4K级桌面显卡和服务器级显卡的空白。

🤔 **国产GPU面临的挑战:**尽管国产GPU市场看似繁荣,但暗藏危机。首先,国产GPU在技术、性能和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与英伟达存在显著差距。其次,资本热潮退去,投资环境收紧,许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第三,美国对国内头部GPU创业公司实施制裁,加剧了国产GPU发展的困难。

🚀 **国产GPU的未来展望:**国产GPU厂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完善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对英伟达的“平替”。未来,国产GPU厂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需要加强自主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并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 **国产GPU发展中的警示:**国产GPU的发展历程也给其他初创企业带来一些警示。过度依赖资本、盲目扩张、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都会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企业需要聚焦自身优势,稳扎稳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 **国产GPU的未来机会:**尽管面临挑战,但国产GPU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希望。随着信创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产GPU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国产GPU厂商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作者|鹏程

8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市场上传来一则消息,象帝先公司进行了一场全员会议,宣布暂停运行全员裁撤,高管们会继续融资,有钱了再给员工结算,所有400多位员工全部终止合同。一时间市场震动。 

对此消息,象帝先官方表示,“全员解散”消息不实。象帝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近期不实传言的澄清公告”称,目前公司未采取解散或清算措施,只是正在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优化,以降本增效。公司正在积极的寻找融资机会。 

来源: 象帝先官方微信公众号 

象帝先主要研发适用于桌面、工作站、边缘计算等领域的高性能、低功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GPU及相关专用芯片产品。目前已推出“天钧一号”和“天钧二号”两款GPU。公司经过多轮融资,估值一度高达150亿元。 

这样一家独角兽开始裁员,引发了无数猜想。其实早在今年4月,象帝先就被传裁了所有应届生,然后5月份又传出全员降薪的消息。而在8月30日宣布公司的解散的前一天,就有知情人士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提前爆料称“象帝先全员毕业”。 

实际上这并非国内首家面临破产危机的GPU企业。曾被曝烧光3亿融资,处于破产边缘的国产GPU厂商砺算科技,近日也才刚刚解除破产危机。 

国产GPU的起源和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长期处于模仿和引进的地位。国际巨头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也垄断了国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它们制定了国内IT底层技术标准,并控制了整个信息产业生态。 

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重大专项”)位列16个科技重大专项首位,也被称之为“01专项”,国产GPU位列其中。 

但国产GPU的发展落后于国产CPU,直到2014年4月,景嘉微才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国产高性能、低功耗GPU芯片—JM5400。在国产GPU的开发中,GPU对CPU的依赖性和GPU的高研发难度,阻碍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GPU对CPU有依赖性。GPU结构没有控制器,必须由CPU进行控制调用才能工作,否则GPU无法单独工作。所以国产CPU较国产GPU先行一步是符合芯片产业发展逻辑的。 

再者,GPU技术难度很高。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师莫海德曾表示:“相比CPU,开发GPU要更加困难,而GPU设计师、工程师和驱动程序的作者都要更少。”国内人才缺口也是国产GPU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芯片行业,一般来说,培养一位拥有丰富经验并且能够根据市场动态及时修改芯片设计方案的成熟工程师,至少需要10年。 

虽然景嘉微研发出国产GPU,但却一直未在民用市场掀起波澜,仅仅深耕军工市场,国产GPU一直以来和国际差距巨大。直到2017年,一家名为“凯桥”的中国私募资本,收购了Imagination。Imagination这家公司,曾一直给苹果手机提供图形处理器,大部分营收也来自苹果,但苹果一直想甩掉它,自研GPU架构,还私下挖了很多工程师,后来直接拒用,导致Imagination股价一夜之间暴跌7成。 

凯桥资本以5.5亿英镑的代价收购Imagination,作为一场商业收购而言,非常划算。即便不从商业角度考虑,此次收购使中国获得了非常稀缺的 GPU 技术,结束了中国公司没有GPU的局面,战略意义非常深远。 

对中国来说,重新开发自己的GPU架构成本太高,Imagination的GPU架构性能依旧十分强大,苹果为了开发自己的GPU甚至大肆从Imagination挖人,并且它已为此做了多年的准备,而中国如今在核心GPU研发人才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收购Imagination所持有的GPU架构是非常合适的。Imagination被中资收购后,为了生存下去,干了一件事情,就是修改原有的PowerVR架构,让它更适应桌面、PC端,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市场有显卡方面的强烈需求。 

之后大量国产GPU公司于2017年之后成立,基本都算采用了相关架构,而这也是后来国产GPU公司大爆发的原因之一。但也因此,国产GPU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国产GPU格局生变

虽然国内GPU起步晚,但得益于近年来资本的加持和国产替代的市场催化,大量公司切入这一赛道。随着国内信息产业图形处理和加速计算需求的不断涌现,国内GPU市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不乏一些表现出色的企业和产品。 

摩尔线程: 摩尔线程在2020年6月成立,用18个月发布全新统一系统架构MUSA和全能GPU产品“苏堤”等系列新品。其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此前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在GPU行业深耕超过15年,带领英伟达开拓建立了GPU在中国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景嘉微: 景嘉微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GPU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小型雷达系统、GPU 芯片,广泛应用于军工行业。公司图形显控领域产品包括图显模块和加固类产品,其中图显模块是核心产品。 

景嘉微成立当年,恰逢我国军用飞机图形显控系统由使用 DSP 与 FPGA 图形加速器向使用 GPU 图形处理器升级,公司准确把握机遇,将大量资源投入飞机图形显控领域的研究。也正因如此,景嘉微最初是制作军工产品起家。

芯东科技: PowerVR架构大规模调整后,武汉芯动科技最先使用了该架构 IP,并在2021年前后,推出“风华”系列显卡。风华一号的推出填补了国产4K级桌面显卡和服务器级显卡两大空白,支持国产新基建5G数据中心,信创桌面,元宇宙,云游戏,云桌面,图形工作站等。 

格兰菲智: 源于上海兆芯的GPU团队,传承自原S3 Graphics在中国上海的研发团队。该团队是国内成立最早,体系最完整的图形处理器设计及研发队伍,有做桌面独显的历史。最新的Arise 1系独显支持DX11,在信创主机上少量出货。GPU团队曾经发布的主要产品包括:独立显卡芯片, X86-SOC以及Arm-SOC显示芯片,覆盖独显、嵌入式以及移动端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象帝先: 象帝先在2020年就开始入局GPU领域,并且获得了重庆市的支持,是重庆市重点引入孵化的芯片科创企业,并于2022年9月就成功推出了“天钧一号”,并号称性能达到了英伟达GTX1660水平,再加上当时的芯片投资热潮,这也使得象帝先的估值也是水涨船高。有知情人士称,象帝先在2022年时,虽然没有什么收入,但估值就已经高达150亿元。 

砺算科技:砺算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多层次(可扩展)图形渲染的芯片设计企业,可满足数字内容创建和设计、游戏动漫和影视制作、AR/VR、数字孪生城市和工厂、云桌面、智能座舱、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等各类场景中芯片、算力的需求。砺算科技坚持自研架构,产品可实现端、云、边的主流图形渲染和AI加速,对标主流GPU架构,与外部生态无缝兼容,力争解决国产主流完整GPU架构自主可控的关键问题。

然而,看似繁荣的国产GPU市场却暗藏危机。融资25亿元、曾估值150亿元的GPU公司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于8月30日召开全员会议,宣布公司正式解散,全员终止劳动合同。 

此前,曾被曝烧光3亿融资,处于破产边缘的国产GPU厂商砺算科技,近日也才刚刚解除破产危机。目前砺算科技应该尚未拿到融资,并且已经拖欠了员工6个月的工资。 

国产 GPU 野蛮生长期已过?

自2019年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国产GPU初创公司,还有一批老牌芯片设计公司也入局GPU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了约三四十家从事GPU设计的公司。 

2023年10月,美国将摩尔线程及壁仞科技这两家国内头部的GPU创业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一时间,国内围绕GPU领域的投资热潮迅速降温。叠加2023年半导体市场进入“下行周期”,以及A股市场的下跌和IPO审核的收紧,整个半导体市场的投融资也降至冰点。 

此前很多受资本追捧的半导体创业公司,估值也是一降再降。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足够自身造血能力,仅靠烧融资而活着的半导体初创企业来说,就更是难以为继了。这些GPU企业在没有生态铺垫的情况下,强行搞差异化技术;为了IPO做芯片,没有活下去的自觉。没有供应链路径,制裁即死。内部也面临着自上而下的内耗。 

毫无疑问,国内的半导体初创公司的“野蛮生长”期已经过去,接下来必然将会加速“洗牌”,头部已经跑出来的会汇聚更多资源,中部的有价值的会被整合/并购,剩下的一些可能将会面临破产倒闭。毕竟对于头部企业来说,等着一些中小竞争对手破产,直接“收人”更具性价比。 

国产GPU厂商,如今已经进入淘汰赛,无法自己造血的一大批企业,或许都难逃脱缺钱的命运。 

国产 GPU 距离“平替”英伟达还有多远?

国产GPU在技术、性能和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与英伟达存在显著差距,但国产GPU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如摩尔线程宣布其GPU性能新突破,可媲美国际水准。 

目前国内主要的GPU产品都是依托于信创市场或者AI市场,而鲜有针对民用市场的产品。但摩尔线程在2022年11月,正式发售了旗下第一张游戏显卡MTT S80。据了解,这是一张“理论性能3060”的显卡。 

而在去年,摩尔线程曝光了S90显卡。经过初代产品的打磨,摩尔线程已经在产品设计、生态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游戏显卡的兼容性、性能也不断完善,现已支持DX11、OpenGL 3.3,后续还将支持DX12。 

虽然距离国际最先进差距甚远,驱动兼容性不足。但这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面向消费者市场的产品。整体来看,国产GPU距离“平替”英伟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曙光已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作者:鹏程,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产GPU 芯片 英伟达 摩尔线程 景嘉微 芯动科技 格兰菲智 信创 人工智能 元宇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