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宇文昊,(https://xueqiu.com/1019293271/304632840)
$格力电器(SZ000651)$ 董姐的格力钛又遇到麻烦了。$宇通客车(SH600066)$ 2024 年半年报披露公司营收同比上涨 47%。相比之下,董姐在半年报中没有披露格力钛的营收,但格力钛所属的绿色能源板块营收同比下跌超过 30%。都是卖客车,为什么格力钛和宇通的业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呢?在我们看来,精准把握客车细分市场的能力,以及没有储能产品拖累,让宇通能甩开格力钛。
宇通的成功在于充分把握公路车市场和出口强劲
与格力钛不同,宇通除了出品新能源客车之外,还出品燃油客车。因为新能源客车保值率远远低于燃油客车,所以租车公司一般都不选新能源客车。疫情之后的国内游刺激了旅游公司对客车的需求;而宇通等客车企业的燃油客车恰好满足了市场需求。
旅游公司对客车的需求也影响到了新能源客车,导致 2024 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客车的细分市场与往年大不相同。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国内 7 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增长 3.74%。尽管其他机构数据与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略有差异,但总体都说明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总体增长缓慢。虽然总体增长缓慢,但细分市场却别有洞天:政府采购的新能源公交车数量锐减,但新能源客车市场内的新能源公路车细分市场增长强劲;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宇通在这个市场一骑绝尘。这说明宇通对公路车市场客户把握非常牢固,客户认可度极高;也衬托出格力钛之前太过于专注政府客户,在把握公路车市场客户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这么刻薄的评价也许格力可能会觉得冤枉,觉得分析师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了解市场有多难做;但以格力 2000 亿的年营收规模,30%+ 的毛利率,极高的企业品牌和社会知名度,极高的对产品质量追求的口碑,有这么多调动资源的能力,却做不好一个几百亿规模的市场,不能不说是更多地因为自己内部的问题导致。
在新能源客车出口上,宇通同样甩开格力钛几条街。海关总署披露的出口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十座以上客车出口金额同比上涨 23.5%,出口量同比上涨 15.4%。格力绿色能源营收同比下降。尽管董姐在半年报中并未披露绿色能源同比下降的原因,不过从历史数据看,绿色能源营收中新能源客车营收贡献和储能营收贡献基本各占一半。所以,新能源客车营收同比上涨而储能营收同比下跌这样的概率不大,更有可能是新能源客车和储能营收双双同比下跌。看来格力钛不光在国内市场受挫,在国际市场也没有实现突破。
格力钛因成本高昂所以储能市场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储能产品需求同比上涨:从市场数据来看,2024年1-7月储能招标规模达到30.46GW/82.16GWh,同比上涨92.7%/105.7%。宁德时代 2024 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储能电池系统营收同比上涨 3%;亿纬锂能 2024 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储能电池营收同比上涨将近 10%。那为什么格力钛营收同比下跌呢?
储能行业在近几年发展火热,涌入了大批量玩家入局。有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储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而近两年,储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更是达到15万家,截至今年6月份,储能企业总量已经接近20万家。如此众多的企业涌入,可想而知储能行业的竞争程度有多激烈。
因为竞争激烈,所以一方面中标价格不断下探,需要以量换价;另一方面毛利率持续降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所以今年以来,不少企业都开始提到降本增效。格力钛的钛酸锂电池因为钛原材料价格高昂,成本相比磷酸铁锂等其他储能电池来说不占优势。所以在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被逐渐边缘化。
总结
董姐做了几年客车,成绩有目共睹。尽管董姐在新能源客车产品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我们通过今年的业绩发现,董姐更多地把新能源客车的业务拓展目标对准政府,忽视了民营旅游公司与租车公司。结合董姐做空调和家电,我们猜测董姐在包括冰洗家电以及新能源客车在内的市场洞察、客户关系、以及产品定价这几方面还需要继续打磨。与格力绿色能源板块营收同比大幅下跌呼应的是,格力钛微信公众号从 2024 年 6 月 16 日之后停更,之前基本保持着每三天一更的频率。由此可见格力钛内部的变化。格力钛内部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做了怎样的组织调整,优化了哪些部门哪些层级的员工,这些细节我们作为局外人无从得知。不过董姐这次在 2024 年半年报上罕见地没有提及自己当初力排众议收购的格力钛,不能不让本就如“惊弓之鸟”般的投资者浮想联翩。联想到董姐之前刚刚说过格力钛已经盈利,投资者不得不又重新思考格力钛是否能独立生存下去,是否还是之前那个无低黑洞?本来董姐今年空调主业业绩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非常亮眼,但格力钛前途的不确定性又给了资本市场加深对格力偏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