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9月13日
民宿被资本抛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民宿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但如今却陷入困境。从数据看,民宿入住率下降,平均房价下跌,口碑也出现下滑。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包括市场饱和、质量保障不足、消费者对品质和信誉的追求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酒店行业在旅游业复苏的背景下表现亮眼,这或许也反映了资本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 民宿行业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如今正面临困境。数据显示,民宿入住率下降,平均房价下跌,口碑也出现下滑。这表明民宿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

💰 民宿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市场饱和的问题。大量民宿涌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价格战不断,最终导致收益下降。此外,民宿的质量保障也存在问题,一些民宿卫生条件差、服务不到位,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口碑下降。

🏨 酒店行业在旅游业复苏的背景下表现亮眼,数据显示酒店入住率上升,平均房价上涨。这与民宿行业形成鲜明对比,也反映了资本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酒店行业拥有强大的资本力量,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保证服务质量和标准化,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 民宿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解决品质不一、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民宿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在竞争中立足。

📈 民宿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行业自律。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民宿行业发展,加强质量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行业内部也需要加强自律,建立行业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媒体报道,曾经备受青睐的民宿,已经在被抛弃的路上了。

根据《工人日报》报道的描述,从发达的滨海到偏远的西部地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时常听到民宿经营者的一声声叹息。民宿遇冷,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特征。单价是平常的半折,客流大幅减少,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这并非一个新现象,在其他一些报道里也能看到类似的描述:

在华东一个旅游度假区周边,数量曾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增长的民宿,近几个月迎来一波转让潮;

在大理,民宿住不满是普遍现状,在社交平台上很多民宿主理人都在发帖感叹生意难做;

三亚民宿从业者称,今年行情确实比较难,有民宿房价从500元降到180元,等等。

曾经风光无限,被视为共享经济代表的民宿,到底怎么了?

01

仅从数据看,近几年民宿确实迎来了井喷式增长。

有机构发布数据,2023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00亿元。截至今年8月,我国现存民宿相关企业16万家;2024年前8月,新增企业3万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涨15%。

之所以如此,主要和民宿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关。这个行业几乎不需要多少成本,只需要盘下一个房子,自主进行管理即可。

这给了很多人一个简便创业的途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民宿大多是个人经营。一时间涌入者众。加之一众民宿的互联网平台也陆续搭建,民宿的商业逻辑就成型了——自主经营、互联网营销。

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也来了。2020年,文旅部、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确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旅游民宿”规范发展。

在多重因素的加持下,国内的民宿呈高歌猛进之势。民宿几乎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创业、田园、诗和远方,一系列美好的想象全部加诸己身,什么“民宿+电竞”“民宿+露营”“民宿+垂钓”等等概念相继涌现。

直到有一天,一声脆断的声音传来。

02

2022年5月,头部民宿品牌爱彼迎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从时间来看,人们可以说这有着特殊的因素,比如当时的疫情。而且,爱彼迎作为一家外企,人们也可以用常见的“对中国水土不服”来解释,毕竟此前的一连串外企都是前车之鉴。

但是爱彼迎的败走,不只是一个企业经营问题,而是确实赚不到钱了。

在爱彼迎退出之前,有报告显示,2021年的民宿行业,以平均房价跌破300元为代价才换来入住率的勉强持平,平均客房收益更是从2020年的122元下降到了114元。

这一趋势还在持续。

有报告显示,民宿行业在2024年五一假期的平均入住率为64.1%,略低于2023年的65.7%。平均房价显著下降,从499.4元降至414.1元,下降幅度达到17.1%。

这些都在说明,民宿真的遇到困难了。

其实想想就能明白,大量的民宿进场,带来的必然是市场快速饱和。增量收益越来越难获得,只能进行存量搏杀,客单价下降完全不难预料。

而且民宿扩张太快,质量保障也开始捉襟见肘。在互联网上,也能看到许多网民留言,“不卫生”“乱涨价”“设施老化”“吃得太差”等等吐槽几乎随处可见。民宿口碑,似乎正在经历雪崩。

据某平台发布的《平台酒店民宿行业投诉分析报告》显示,从投诉数量上来看,民宿的投诉量远高于酒店的投诉量,其中某民宿平台以6054条高居榜首,占总投诉量的44.07%。

在互联网曾有媒体发起投票,问网民出游会一般住哪儿。近一万人投票,投给民宿的只有910票,仅占十分之一;而选择快捷酒店和星级酒店的则有7000多票。

由此可见,民宿确实已经在被抛弃的边缘了。

03

从上文很明显也能看出,某种程度上,打败民宿的就是酒店。

数据也可以支撑这一点。在旅游业复苏的大背景下,酒店的业绩确实亮眼。有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7家主要上市酒店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8.57亿元,同比增长13.30%;归母净利润44.74亿元,同比大涨43.08%。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资本”。且不说国内舆论场对“资本”的定义是否准确,但这符合一种资本叙事:民宿都是个体的、小本的、代表着普通人创业的生意,而酒店则是强大的、统一的、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资本运作,并且打败了前者。

但民宿败给酒店,其实也戳破了社会上很多人对“资本”的臆想。你可以大声说着对资本的不满,但你的身体是诚实的:相比于服务品质缺乏保证、实际体验难以预期、餐饮卫生可能堪忧的民宿,你可能会更相信标准化、统一规格的酒店。因为你不会浪费自己的钱,也不会拿自己的体验去开玩笑。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资本”的强大之处。资本的强大,并不是阴谋论里的一手遮天,而是它们必须得从商品经济进化到信用经济,它们必须承担更大的信誉风险,无论是品质还是服务,它必须达到更高标准,以维系自己的信用。

就好像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无论怎么给一家民宿打差评,影响力终归是有限的,这家民宿甚至只需要变更一下名称就可以重新再来过。但是酒店,哪怕一家分店的负面舆情,都需要整个企业为之背书、道歉。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酒店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质量。当然,这种提升也不是没有代价的,酒店的成本必然更高,价格也不会像民宿那么亲民,有竞争优势。但有一点可以至少保证,它的大概水准,你可以想象得到。

04

我这里也并不是踩一捧一,要用酒店去映衬民宿的不堪。而是在民宿的起伏中,大家也不妨多想一层。

即在现代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出巨量的资本,出现巨头型的企业,它们真的是人们文学想象里的阴暗、狰狞的面貌,是在幕后刻意地操纵着什么,还是说只是经济规律、信用经济自然作用的结果?

这个答案,哪怕不能精准地说出,但人们的出行选择,其实已经在说明问题,也在用脚投票了。

当然,我还是真诚希望民宿可以重新振作起来,无论如何,市场上多一个选择,都能倒逼其他竞争者,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福利。

只不过分散式、原子化的民宿,它到底怎么解决品质不一的尴尬困境,这或许还需要行业继续探索,给出新的解答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民宿 酒店 旅游 资本 信用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