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填写烦琐表格到参会,非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
据法制日报,“老师开学焦虑”“开学碎掉的其实是老师”……新学期开始刚一周多,多个教师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记者浏览这些话题发现,不少网友都提到老师课外负担过重问题。
从填写各类烦琐的行政表格,到参与各种与教育教学无直接关联的会议和活动;从承担社区街道或乡镇行政机构委派的各项社会性事务,到应对各种检查……记者采访北京、山东、湖南等地多名中小学教师发现,各种各样的非教育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发现,不少教师都在吐槽自己的遭遇:除负责教学外,平时更多时间、精力都用来应对不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如学校公众号更新、整理会议材料、各种App打卡,甚至推销保险等。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过重的课外负累不但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和时间,也极易引发家校矛盾,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埋下隐忧。教师减负应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入校任务准入清单,强化监督问责,确保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合力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