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9月12日
相亲角,年轻人爱去的新景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相亲市场的多种现象,包括线上线下相亲的情况、年轻人的相亲观念等,指出相亲需注重真诚和灵魂交流。

🥰相亲角成年轻人打卡地,线上奇葩相亲简历被传播,但线下大部分相亲简历务实,婚恋市场需求仍大。

💻线上相亲平台多样,年轻人为提高效率将自己和他人标签化,相亲市场细分,部分平台注重特定服务。

🤝相亲成功不仅需物质条件,更需真诚交流,新兴相亲平台提供多种服务,延长相亲业务生命线。

🌐互联网对相亲的影响有正负两面,线下相亲局存在问题,相亲平台做的是信息差生意。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相亲角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无论是单身亦或是已经有对象的年轻男女,都会怀揣着猎奇的心理、批判的心态,专注地研究着那些粉粉蓝蓝的简历。

他们在全国各地的中山公园、人民公园里,收获一种审视他人的“快乐”。而这股风潮是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视频平台的网红们带起来的。

在互联网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奇葩相亲简历,会被各种博主拿来调侃、分析,解读每一个条件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永远没有身高179cm的男生,因为179的男生一定会说自己是180。所以,看到这个身高,我们要怎么样?——对,过5减4,低5为0!179的男生,差不多就是在175左右,那么174的男生呢?顶多只有1米7……”

这位小红书博主“旺旺表弟”还说,“写有车但不写车的品牌的,一律都是十来万的代步车,写‘BBA’的,肯定是A(奥迪),因为宝马和奔驰的车主会写明的……”

诸如此类为相亲简历沥去水分的“鉴别方法”,网上比比皆是,也将人的物化展现到了极致。

奇葩的相亲简历被快速传播,图源「新消费101」、小红书

但是,如果你真的来到线下这些相亲角,会发现那些奇葩的、抽象的简历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小部分往往会被人当成观光景点一样围观、拍摄。

而大部分的相亲简历,散发出的还是那股朴实无华的、务实的气息——普通的人在找同样普通的人搭伙过日子罢了。

你还会惊讶地发现,虽然近几年互联网上“不婚、不育”风气很盛,似乎年轻人对恋爱、结婚都有着极其负面的看法。但回归现实,婚恋市场仍然有巨大的需求。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6.9亿元增至93.8亿元。

年轻人仍然渴望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而相亲角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渠道。实际上,年轻人也在寻找更多别的渠道。

除了传统的百合网、珍爱网和世纪佳缘之外,网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友平台、“赛博红娘”。

线上相亲,靠谱?

艾媒咨询《中国婚恋交友行业消费者行为调查数据》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单身人口已经突破2.4亿。

其中,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已突破3000万。更有超过半数的单身青年通过交友软件认识新人,“线上社交”俨然成了年轻人寻找爱情的主赛道。

图源艾媒智库

除了特定的相亲App,在抖音、B站、小红书、微博这种社交、视频平台,也有大量的交友、相亲帖出现。

然而,如今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很大,自身的兴趣爱好又十分广泛,若还要挤出时间来筛选相亲对象并见面,效率就必须高,那些面向大众群体的相亲网站、平台的效率太低了。

于是,他们会开始在更多的平台上将自己和他人标签化,快速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人选。相亲市场也开始依据种种标签,变得更加细分,红娘们所提供的服务也变得更加细致。

比如“完美亲家”这样的平台,干脆将“父母把关”这件事贯彻到底,该平台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600万人。

微博拥有91万粉丝的账号“拯救大龄二次元”,则专注于为相亲市场上那些不太受待见、会被贴上“不现实”标签的二次元人群互相匹配。

图源微博@拯救大龄二次元

此外,相亲平台和互联网红娘变得地缘性越来越强,也更专注于服务某个地区内某一阶层的客户,如服务于重庆上班族的“厢遇App”、服务于杭州白领阶层的“拾阳说媒&在一起YIQ”等。

还有浙江官方推出的政务App及线上小程序,其中“浙里青年”板块下的“亲青恋”平台,就是由共青团浙江省委搭建。截至今年的6月18日,“亲青恋”会员已有3.53万人成功走进婚姻殿堂。可见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国家也在操心。

有趣的是,一方面,像百合网、世纪佳缘这样的传统婚恋网站,以及他趣、青藤之恋、Soul之类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在最近一年都在媒体上卖力地强调自己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为消费者匹配条件相当的心仪对象,又如何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兴的内容呈现方式,为客户带来更多曝光机会……

它们成了相亲“技术流”的代表,这其实也是在强调自身的配对效率。

另一方面,更多活跃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视频网站的“个体户”红娘们,却仍然推崇1对1的、需要人工筛选的相亲咨询服务。他们强调的是自身的服务和陪伴,仍然相信感情需要的是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反对“效率至上”。

当然,两者其实都没有问题。毕竟,交友、相亲最终都是要见面的。而两者所需要付出的咨询费用,也差不多都要上万元。

不过,相亲中最困难的地方还是在见了面之后——相亲的人若还是只看重效率,用标签去简单粗暴地做筛选,用心中完美的形象去套眼前的人,并对对方抱有审视的目光和偏见,那大概率还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对象。

本质是亲密关系的建立

有时候,慢下来反而是一种“高效”。

拾阳说媒的主理人拾阳就撮合了一对如今幸福快乐的夫妻。他们在一开始见面时并没有看对眼,但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被迫在一个商城里共处了3个多小时才出来。聊得十分深入之后,才发现双方其实很合拍。

拾阳对「新消费101」说道:“相亲这件事,物质是门槛,但真诚才是决定因素——灵魂的交流需要倾听,而倾听需要你慢下来。”

不过,灵魂伴侣的匹配,也离不开红娘们对客户需求以及人性的洞察,而这些洞察的基础,除了生活经验上的,也包含一定的技术含量。

不少新兴交友、婚恋平台的创始人、主理人,都有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背景,这些平台也不再只是单纯提供匹配对象的服务。

在客户上传资料之初,除了基础的简历,平台方还会要求客户填写一系列的测试题、心理量表等,来大致判断客户的性格特征、依恋类型等,以便更好地匹配对象。

在服务的过程中,这些平台还会依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心理咨询、亲密关系问题咨询等服务。

“现在很多人,特别是独生子女,并不会处理亲密关系里遇到的冲突,这会导致他们很难真正步入一段关系。”拾阳说道。

老一辈国人对表达情感太过含蓄,而市面上已有的针对亲密关系的课程又不够个性化。年轻人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需要有人用善良、包容的态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手把手地“教学”,而不是用标签和套公式的思路去解题。

这是传统相亲平台或是老派的红娘所不太关注到的问题,也是新兴相亲平台更加注重的服务内容。

这样的业务其实也是在延长相亲业务的生命线——和其他产品不一样,大多数相亲平台做的都是一次性买卖,当配对成功、客户们走向婚姻殿堂,他们就不会再复购这个服务,几乎没有留存。

但如果客户和红娘们能产生更深厚的情感链接、能解决更深层次的情感问题,那就变得不一样了。

除了这样的咨询服务,有些新兴的相亲平台还会对客户“一鱼两吃”:将碰到的奇葩客户需求进行内容的二次创作,再发到网上,引发讨论。

这一方面能因满足大众的窥私欲和评价欲带来流量,另一方面也能展现自己与客户沟通的业务能力,招徕新的客户。

但在拾阳看来,这样的内容如果不能带来一个正向的结果,只是摆出来供人评头论足,并不是一桩好事。

互联网会放大负面情绪,会让更多人认为这些片面呈现的、奇葩的相亲人是主流,从而更加畏惧相亲这件事。

“相亲的本质还是‘见一个条件相当、能让人心甘情愿与之相处的对象’。”拾阳说。而现在,互联网上有太多妖魔化相亲的故事流传。

仍要回归线下

互联网之下,相亲角又是什么现状?

现在,有不少00后试图整顿线下的相亲角——在相亲简历上,他们将物质条件放在志趣相投之后,更希望彰显自己的个性,以吸引灵魂伴侣。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做法,但实际上,若是真的要谈婚论嫁、长久生活,物质条件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基础。

拾阳表示:“只有当条件合适、又有点喜欢了,再创造场景,让有缘人相遇。”这也是不少新兴线上相亲平台为相亲人牵线搭桥到线下的准则,这些平台也会尽量减少男女线下见面的阻力。

比如,拾阳的拾阳说媒和在一起YIQ平台,会将公司的会议室作为男女第一次相见的场所。这是一种背书,同时也能让男女能够减少互相见面的顾虑,不用考虑吃什么、喝什么,或是如果看不上眼,如何结束等等的问题。

而在一起YIQ也做了不少交友相亲聚会的尝试,让年轻人一起踏青、露营、徒步,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彼此,就算不能成为亲密爱人,成为朋友也不错。

拾阳供图

但是,拾阳透露,像群体面试一样的线下相亲局,其实并不好做。

这是因为,人总是只会看到最好的,在线下的相亲活动中,大多数人只会对5%的最优秀的相亲对象发起攻势,而更多人则像个“分母”,无果而归。这样的相亲局效率还不如一对一推荐来得高。

拾阳也坦言,相亲平台本质上做的是信息差的生意,而相亲业务是个典型的非标准“产品”,服务者自身的素养、三观以及对他人的态度,都会对最终的服务结果产生影响。

也因此,有的人选择自己主动出击去打破信息差,也有人会选择信赖第三方,让红娘为自己决定下一个该见谁。

结语

尽管很多年轻人都在网上大喊着不婚不育,而从国外的真实社会现状来看,婚姻制度或许会随着年轻人思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对亲密关系、对爱仍然有着刚性需求。

也因此,相亲,或者说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去认识更多能够搭伙生活的人……应该会是个永不停歇的赛道。

参考资料

1.《相亲,去政务App》,瞭望东方周刊

2.《中国婚恋交友行业消费者行为调查数据》《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艾媒咨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钱洛滢,编辑:田巧云,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相亲市场 线上相亲 真诚交流 信息差
相关文章
信息差的源头:好奇心+合格信源+思维重组。缺一不可。什么才算信息差,1.未经公众消化、非共识的(小红书推荐1688买文具不算,但纳米比亚人均啤酒消耗量是世界第6...
穷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2、如何降低信息差? 3、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解决问题? 4、如何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5、如...
做咨询就是做知识的搬运工,信息差是商业的本质之一 今天出差去大连,高铁上不适合写长篇大论,讲一个我认识到的商业模式。 这世界上存在两种非常朴素的商业模式...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避坑?一个工具打破信息差!
发现信息差依然存在,很多人还不知道,于是我做了一份内地中银转中银香港的,跨境转账无需手续费的,傻瓜版操作指南。
填高考志愿,信张雪峰还是AI?
快团团虽然是私域破价渠道,但并不是所有品都是全域最低价,有时候甚至不如公域的电商平台,比如这个日本咖喱?,名字很二,叫S&B,供应商发我的开团价是35一...
据我观察 学生群体无时无刻不在为信息差付出巨额的代价 小到课堂作业,期末考试,大到升学规划 其实父母(家庭)的信息差造就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路径 从底层上来的...
吾有一友
$中远海控(SH601919)$真吃惊,海控今年从9块涨到17块,再从17块回调到13块,居然还有很多人被套,然后就各种埋怨别人。就两个问题,为啥不在10块以下买?就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