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9月11日
全球份额调查:日本成为半导体材料大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3年“主要商品和服务市场份额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仍然占据领先地位,尤其在光刻胶方面,东京应化工业占据全球最大份额,但专家指出,中韩企业正在崛起,尤其中国正在推进国产化,日本企业面临被抢走市场份额的风险。

🇯🇵 **日本企业在光刻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东京应化工业以22.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和住友化学,三家企业的总份额达到75.9%,几乎垄断了该领域。 东京应化工业在光刻胶生产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迅速调整光敏度和粘度等参数,并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北美等地设有生产基地,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商提供服务。 此外,东京应化工业还积极投资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在EUV光刻胶等尖端产品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该公司计划到2030财年将销售额目标提高至3500亿日元,显示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 **中国和韩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崛起**:近年来,中国和韩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国产化,目标是逐步取代进口产品。 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技术水平正在快速进步,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本土企业发展。 韩国企业在半导体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也正在积极拓展半导体材料领域。韩国企业在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与日本企业展开竞争。

🤔 **日本企业面临挑战和机遇**:日本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面临着来自中韩企业的激烈竞争,需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保持领先地位。 日本企业需要加强与日本国内大学和海外企业的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日本企业也需要推进生产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尽管面临挑战,日本企业也拥有许多优势,例如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客户关系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日本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继续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 **生成式AI领域竞争激烈,中美展开脱钩**:在生成式AI领域,美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OpenAI、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在基础技术和服务、文本生成式AI和图像生成式AI等领域拥有领先优势。 中国政府对AI的使用监管政策导致了中美生成式AI市场脱钩,中国企业正在推进自主研发,并开发出了阿里云等自主的高性能生成式AI产品。 在可转用于军事的AI领域,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国在数据利用方面可能取得超出预期的进展。

💊 **后疫情时代,医疗领域格局变化**: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领域格局发生变化,辉瑞等美国企业在生物制药和医疗用药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医疗行业正在恢复正常发展,但疫情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未来医疗领域将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 **日本企业在部分领域保持领先,但仍需关注增长市场**:尽管日本企业在数码相机、CMOS图像传感器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在部分增长市场上仍缺乏存在感。 日本企业需要积极开拓新的增长市场,例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东京应化工业的光刻胶生产场面

日经2023年“主要商品和服务市场份额调查”显示,在新增的“半导体材料”的5个品类中,日本企业在3个品类位居第一,有的品类日企份额达到100%。不过也有专家称:“中韩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影响力正在提高,尤其中国正在推进国产化,日企将会被抢走市场份额”……

日本经济新闻社以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等71个品类为对象实施的2023年“主要商品和服务市场份额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10个品类中排在首位,比上次调查增加4个。在新调查的“半导体材料”的5个品类中,日本企业在3个品类位居第一。“生成式AI(人工智能)”份额几乎被美国企业独占。在相关领域,中国在将外国企业排除在外的情况下自主开发,相关数据很难收集,因此中国的数据未纳入统计。围绕生成式AI技术的开发,中美两国在暗地里展开了激烈竞争。

也有日本企业占100%份额的品类

在涂覆于半导体基片表面的“光刻胶”方面,东京应化工业以22.8%的份额排在首位。汽车用传统产品表现出色,而且用于最新款智能手机用半导体的“极紫外(EUV)光刻胶”等也做出了贡献。

除日本福岛和韩国外,东京应化还在台积电(TSMC)设立基地的日本熊本和北美地区加强了生产和销售体制。光刻胶的生产需要对光敏度及粘度等进行调整,“能够在客户附近迅速并细致地响应需求”(东京应化的相关负责人)。2024年2月东京应化将2030财年(截至2030年12月)销售额目标提高到了3500亿日元,超过了原计划(2000亿日元)的1.7倍。

在光刻胶领域,除了美国杜邦(Dupont,13.2%)跻身第4之外,其余份额均由日本企业垄断,排名靠前的日本企业的合计份额达到75.9%。

在表面涂有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基础材料的“硅晶圆”方面,信越化学工业(24.7%)的份额位居全球首位。该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硅晶圆,在日本、美国和欧洲设有生产基地。向世界各地的半导体制造商供货,并根据客户的要求增加产量。

尤其是最尖端产品,只有信越和排在第2的胜高(SUMCO,19.9%)两家公司能够生产。排在第3位及其以下的企业是台湾环球晶圆(Global Wafers,14.2%)及德国世创(Siltronic,10.9%)等。

在半导体的上游生产工序中使用、用于转印半导体电路的“光掩膜基板”(Mask Blanks)这一品类方面,3家日本企业垄断全球份额。豪雅(HOYA)的份额超过60%,远远高于位居第2的信越化学(20.6%)。豪雅在对提高半导体性能来说不可或缺、支持“EUV光刻”的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最近3年多,半导体市场行情恶化,导致订单下滑,但豪雅社长池田英一郎分析称:“客户的库存调整已经结束,目前需求非常强劲”。该公司计划面向生成式AI用途及EUV光刻机用途提供产品。

排名第3的AGC的份额为16.1%,比去年(10.3%)提高5.8个百分点,正在迅速追赶排在前两名的公司。AGC打算到2025年使产能增强约3成,以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

熟悉半导体行业的Informa Intelligence的高级咨询总监南川明表示:“中国和韩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影响力正在提高”。他分析指出:“尤其是中国正在推进国产化,日本企业将会被抢走市场份额。日本企业需要加强与日本国内大学和海外企业的合作,并推进生产自动化等,以在成本竞争力上取胜”。

此次调查(共71个品类)比上次(共63个品类)增加了调查品类,份额首位易主的品类也比上次增加6个,达到10个。日本企业排在首位的品类是“数码相机”及“CMOS图像传感器”等,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除部分品类外,日本未能在增长市场上展现存在感的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水面下”推进生成式AI的开发

在此次新调查的生成式AI领域,3个品类排名靠前的企业几乎全是美国企业。在由提供基础AI模型和服务的云计算平台等构成的“基础技术和服务”及“文本生成式AI”这两个品类上,美国OpenAI位居首位。

特别是在文本生成式AI中,开发出“ChatGPT”的OpenAI占有7成市场份额。在“图像生成式AI”领域,英国Stability AI排在首位,包含衍生模型在内,该公司占有81.4%的市场份额。是3个品类中唯一的非美国企业。

在基础技术与服务品类排名第2的美国微软(30%)及在文本生成式AI品类排名第2的美国谷歌(18.9%)等技术大厂也显示出存在感。精通生成式AI的日本立教大学商业设计研究科的田中道昭教授说:“AI的开发竞争需要资本实力、确保计算资源以及云等基础设施。拥有这些的技术大厂之间的竞争将加剧,与初创公司的合作关系将变得活跃”。

另一方面,中美正在生成式AI市场上推进脱钩。中国2023年开始施行AI的使用监管,要求可使用的AI“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事实上将外国制造的产品排除在外。由于数据收集也变得困难,因此此次调查中,中国企业未被纳入。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开发的产品等中国自主的高性能生成式AI也相继出现。田中教授分析称:“在可转用于军事的AI领域,中美市场不会交叉,技术竞争将会加剧。中国在数据利用等方面的进展可能超出预期”。

在医疗领域的品类上,后疫情时代的影响显著。美国辉瑞在上次调查中在“生物制药”、“医疗用药”品类分别以11.1%和8.2%排在首位,而此次调查已跌出排行榜。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的利润降低,在两个品类上美国排名靠前的企业的总份额也在减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猪俣里美、藤生贵子、小河爱实、坂野日向子,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光刻胶 半导体材料 日本企业 中韩企业 生成式AI 医疗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