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上市公司如何筹钱: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是其筹集资金筹集的主要来源,内源融资凭借成本效益高、风险较低的特点备受青睐,反映企业“自身造血”的能力。就外源融资而言,债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债权融资相较于股权融资,通常能够提供较低的资金成本,且不涉及股权的稀释。而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企业仍以债权类融资特别是信贷作为主要外部融资方式。 上市公司如何花钱:资本的有效运用是企业战略规划的核心,涉及到如何以最高效的方式分配资源,以实现资本配置的最大化效率和企业盈利的最大化。自2002年以来,上市公司主要将内部资本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偿还债务,这两项支出合计占企业资本支出的近70%。此外,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自2014年起,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比例持续上升,这表明众多上市公司正积极寻求业务转型,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其他资本使用项目的变动相对较小,占比相对稳定。 上市公司资本配置对投资的指引: (1)行情先验信号—外源融资比例的同比增速上升。外源融资比例同比上升,通常是一个较好的先行信号,表明企业愿意“借钱”,通常预示着新一轮牛市的临近。这一判定指标落到行业层面同样适用,但是外源融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行业景气度的改善,也有可能源于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无法通过内部产生的利润来满足其资金需求。据此符合条件的一级行业包括通信、交通运输、纺织服饰、食品饮料与汽车板块。 (2)并购重组—短期行情难把握、关注小规模持续性并购。从长期角度来看,重大资产重组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并购重组仅提供了一次短期业绩提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因并购重组带来显著的改观,我们推荐关注小规模的持续并购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3)企业资本支出对投资的指引。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对投资的指引,位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投资适宜度最高,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回报潜力,投资于成熟期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红和资本增值。对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可以关注长期资本支出与累计净利润的比值较低的行业;对处于成长期的行业或企业而言,可以关注营收持续增长,并且资本开支意愿较强的行业,其资本开支更有可能转化为有效产能,为企业未来的收入增长和利润扩张奠定基础。根据资本开支及行业生命周期对投资的提示,以及前述外源融资对投资的指引。一级行业中的汽车、纺织服饰、食品饮料等行业处在商业模式渐入佳境,对未来中长期股价起到支撑效应的节奏中。 风险提示:(1)海外地缘政治冲突不确定性;(2)产业政策落地节奏存在反复;(3)文中所提及的上市公司仅作为统计分析,不形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