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安全情报分析 2024年09月11日
简思现代安全运营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现代网络安全团队面临着来自各种安全系统的海量告警,导致安全运营人员不堪重负。本文探讨了安全告警降噪的思路,包括重复告警的消重、上下文关联、威胁情报的利用、告警聚合和优先级排序等方法。作者强调了安全运营人员的经验积累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降噪操作可能带来的漏报风险。

👋 重复告警的消重是关键,但需要定义“重复”的标准,例如完全相同的警报或同一台机器上的相同检测类型。

🚀 安全告警的研判需要详细的资产、网络环境、软硬件、系统、账号等基础数据,缺乏这些信息将难以进行有效的安全运营。

🌎 威胁情报可以提供外部安全视野,帮助安全运营人员判断在内部环境中难以分辨的安全威胁。

🧩 单条安全告警只是安全事件拼图的一部分,需要将多个告警进行聚合串联,才能还原事件全貌。

📊 嘈杂的数据需要聚合并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根据账号权限和资产重要性进行分类,优先解决关键核心资产的安全问题。

💪 安全运营人员的经验积累至关重要,通过持续实践才能不断完善降噪策略,提高安全运营效率。

⚠️ 降噪操作可能会增加漏报风险,需要权衡误报和漏报之间的关系,并持续监控和关联告警,即使被标记为误报也要确保它们可以重新关联。

🤔 安全问题并非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需要用数据科学家的思路,运用条件熵、相对熵和交差熵等概念来分析和解决。

💡 持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安全运营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

现代网络安全团队对于来自各种安全系统(例如 SIEM、SaaS 、网络、端点、XDR、EDR、ASM、IDS等)的告警早已不堪重负。小企业安全团队的运营每天随便都可以收到几百几千条警报,大型企业每天可以收到数百万条告警。

安全运营人员对于重复的误报感到恼火,同时也对由于缺乏资源而无法进行深入调查的误报和漏报感到极为担忧。目前业界只会怼各种复杂技术和概念进入安全产品,而并没有什么人关心到底如何处理安全运营中嘈杂的安全告警,去解决这些泥沼般的安全运营难题。笔者这里列举出一些思路供同行参考...

嘈杂告警的问题

重复告警

关于同一个全事件断发出重复的告警,它们可能是误报也可能是准确的

明显误报的告警

可以马上通过与内部环境上下文相关联来确定的误报。

需要外部数据辅助研判的告警

需要与外部威胁情报相关联对告警进行研判。

需要上下文关联来研判的告警

告警附带的信息无法确定风险,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和数据。

从未见过的告警

大部分告警看起来确实像黑客攻击,但安全运营人员以前从未见过。

历史遗留的告警

历史记录中多次出现的告警,但是始终无法确定是误报还是准确的。

安全告警降噪的思路

#1 消重是数据科学家的必经之路,棘手的部分是在于如何定义“重复”。例如,重复项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警报或在同一台机器上具有相同检测类型的告警。

#2 安全告警的研判会需要详细的资产、网路环境、软硬件、系统、账号等信息作为基础数据。如果地基都没有,如何谈安全运营?

#3 威胁情报是两个不同体系安全视野的碰撞,在体系内无法分辨的安全威胁肯定需要外部威胁情报来帮助做出决策。

#4 单条安全告警只是复杂真相图的一角,安全事件往往都不是孤立的,安全运营人员需要把安全告警聚合串联起来

#5 嘈杂的数据需要聚合进行优先级排序,问题多了也只能排队。例如账号权限是否已经分级,资产是否已经分级,安全运营人员需要优先解决关键核心资产的安全问题。

#6 安全运营人员的趟坑经验何其重要,重复1到5持续趟坑才是真正的安全运营。

降噪的风险

任何降噪的操作,无论是调整检测逻辑还是修改规则,都会增加漏报的风险。

漏报风险可能会比误报的风险更大。

尽管误报很烦人且浪费资源,但漏报和误报本身就是安全检测一直难以调和的特性。

不要盲目过滤噪点,持续监控和关联告警,即使告警被标记为误报,也要确保它们在新的告警出现后可以重新关联。

感悟

安全问题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而是条件熵、相对熵和交差熵的复杂问题,要用数据科学家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对待它们。



?发表于:中国 北京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全告警 降噪 安全运营 威胁情报 数据科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