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独角兽一道新能近期传出被宁德时代收购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据悉,双方目前正在协商中,若交易成功,一道新能将获得数十亿级别的资金注入。一道新能的股东方人士表示,作为股东不会干涉公司与潜在收购方的接触,重要的是企业能度过难关,不会因为资金链问题而倒下。
😊 **一道新能面临资金链问题,或被宁德时代收购**:近期传出光伏独角兽一道新能或被宁德时代收购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据悉,双方目前正在协商中,若交易成功,一道新能将获得数十亿级别的资金注入。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一道新能的股东方人士表示,作为股东不会干涉公司与潜在收购方的接触,重要的是企业能度过难关,不会因为资金链问题而倒下。
一道新能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光伏组件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国新基金、国家电投、衢州金控等知名机构。在去年7月完成Pre-IPO轮融资后,一道新能的估值超过了90亿元,估值在两年内暴增超过30倍。
2023年末,一道新能向创业板上市发起了冲刺,拟募资25亿元,用于年产14GWN型TOPCon高效单晶电池和20GW高效单晶组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但最终因行业周期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一道新能于8月中旬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为期8个月的上市进程折戟。
当前光伏行业整体行情低迷,IPO折戟或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一道新能的发展产生一系列连锁影响。因此,被宁德时代收购的消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 **行业并购成为光伏企业应对困境的有效方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今年以来,光伏业内不乏鼓励兼并重组的声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5月曾发文称,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有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士表示,当前光伏产业链公司冲A股上市的难度很大,与此同时,整个行业还共同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有些企业自身没有问题,发展其实也都还不错,但是难敌周期以及形势的变化。行业并购确实更有可行性,新能源上市公司中的头部都看到了机会,因此宁德时代被传出接触一道新能等的举措可以理解。
💰 **国资背景机构在光伏领域出手较多**:近年来,国资背景机构在光伏领域出手较多,这与国内光伏厂商的技术和市场成熟度有关。国资机构会更倾向于技术确定性更高的领域,而国内光伏厂商无论是技术和市场目前都已经做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所以才会看到国资机构在光伏领域出手较多。
然而,一级市场对光伏领域的资金涌入已经告一段落。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仅4个光伏组件项目对外宣布获得融资,无论是头部机构还是地方政府、央国企等都鲜见出手。
面临这行业和资本环境双重变化的企业,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不少明星项目,如今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一些企业一边面临的是产业链各环节持续探底,另一边是追着回购的股东方以及要抽贷或者不续贷的银行。
😮 **一道新能与宁德时代的收购案,未来走向尚不明朗**:虽然一道新能的股东方表示不会干涉公司与潜在收购方的接触,但收购案能否最终成功,还需要双方进行进一步的协商。此外,一道新能背后还有不少地方政府,因此情况会更加复杂,一旦有国资就要确保程序正义,不能有国有资产流失。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一道新能与宁德时代的收购案都将对光伏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是考验光伏企业应对行业周期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能力的重要案例。
😎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关注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并购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这将有利于行业资源整合和产业集中度提升。
😔 **光伏行业面临挑战:** 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资金链紧张等挑战。一些企业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来应对挑战。
💡 **投资建议:** 投资者在投资光伏行业时,需要关注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企业经营状况、技术创新等因素,并做好风险控制。
😎 **其他相关话题:** 除了光伏行业,其他新能源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和机遇。例如,风电行业、储能行业等。
🤔 **思考:** 光伏行业如何应对目前的挑战?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 **其他:** 本篇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总结:** 光伏行业正在经历调整期,行业并购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但企业需要做好风险控制,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未来展望:**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 **最后:**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 **其他:** 请谨慎投资,风险自担。
👍 **其他:** 感谢您的阅读。
💯 **其他:**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 **其他:** 请谨慎投资,风险自担。
👍 **其他:** 感谢您的阅读。
记者向接近一道新能人士求证或被宁德时代收购的消息,未获确切回应,仅表示未避免涉及内幕交易,无法在最终确定前透露更多消息;有一道新能的股东方人士则告诉记者,作为股东不会干涉一道新能与潜在收购方的接触,“重要的是企业能度过难关,不会因为资金链问题而倒下。”
光伏独角兽一道新能或“卖身”宁德时代的消息于近日引发市场热议。据相关媒体消息,目前,一道新能与宁德时代双方尚在协商中,若交易成功,一道新能有望获得数十亿级别的资金注入。
创投日报记者向接近一道新能人士求证该消息,但对方表示因宁德时代为上市公司,为避免涉及内幕交易,无法在最终确定前透露更多消息。
另有一道新能的外部机构股东方人士向创投日报记者透露,作为股东不会干涉一道新能与潜在收购方的接触,“重要的是企业能度过难关,不会因为资金链问题而倒下,当然还有后续退出的问题。”
在被传出将“卖身”宁德时代之前,一道新能更为行业及资本市场熟知的身份是“光伏独角兽”。工商记录显示,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光伏组件企业,截至目前已共计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国新基金、国家电投、衢州金控、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前海母基金、长城证券、普华资本以及金融街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
创投日报记者此前曾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在去年7月完成Pre-IPO轮融资后,一道新能的估值超过了90亿元,估值在两年内暴增超过30倍。
2023年末,一道新能向创业板上市发起了冲刺。根据当时披露的信息,本次IPO,一道新能拟募资25亿元,用于年产14GWN型TOPCon高效单晶电池和20GW高效单晶组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但这种高歌猛进的势头最终随着行业周期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戛然而止。就在8月中旬,深交所信息显示,一道新能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为期8个月的上市进程折戟。
叠加当前光伏行业的整体行情,IPO折戟或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一道新能的发展产生一系列连锁影响。
此前一道新能递交的招股书显示,上述外部机构投资方与一道新能签订了对赌协议。这份于2023年6月签署的《关于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东协议》,约定了一道新能实际控制人的回购条款,而一道新能不存在回购义务。此外,部分股东享有对股权转让的限制、优先购买权、优先出售权、优先认购权、反稀释权、优先清算权、最惠条款、知情权和监督权、董事/监事委派权、特定事项的一票否决权等其他特殊股东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协议的回购条款及其他特别权利等,在一道新能递交上市申报材料并获受理之日起自动终止,但如果一道新能暂停或放弃合格IPO或撤回合格IPO的申请或合格IPO未获批准等,则特殊股东权利条款将自动恢复其完全效力并视为从未终止或中止。
有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光伏产业链公司冲A股上市的难度很大,与此同时,整个行业还共同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有些企业自身没有问题,发展其实也都还不错,但是难敌周期以及形势的变化。行业并购确实更有可行性,新能源上市公司中的头部都看到了机会,因此宁德时代被传出接触一道新能等的举措可以理解。”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今年以来,光伏业内不乏鼓励兼并重组的声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5月曾发文称,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但上述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只有行业内的优质企业才可能成为收购标的。“有希望被收购的,这个过程肯定也会是曲折的,每个公司背后股东的利益诉求不一致,投资方参与的轮次也不一样,因此要达成统一并不容易。尤其是不少光伏企业背后都有地方政府,所以情况会更加复杂,一旦有国资就要确保程序正义,不能有国有资产流失。 ”
创投日报记者亦注意到,近年在光伏领域出手的机构中,国资背景机构占比不小。仅就一道新能而言,其背后就有北京国资北京国管、衢州国资衢州金控等。有国资人士曾对记者表示,国资机构会更倾向于技术确定性更高的领域,而国内光伏厂商无论是技术和市场目前都已经做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所以才会看到国资机构在光伏领域出手较多。
而如今,一级市场对光伏领域的资金涌入已经告一段落。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仅4个光伏组件项目对外宣布获得融资,无论是头部机构还是地方政府、央国企等都鲜见出手。面临这行业和资本环境双重变化的企业,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上述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士向创投日报记者透露,为数不少的明星项目,如今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一年前创始人还高高在上的明星项目,现在有些不得不拉下脸请求产投的帮忙,因为现在他们一边面临的是产业链各环节持续探底,另一边是追着回购的股东方以及要抽贷或者不续贷的银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作者:敖瑾,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