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输出又变少了,因为用AI 写代码实在太快乐了。好几次写着写着就过了 12 点,导致完全没多少时间写文章。
到底有多快乐呢?视频号上一个AI博主的说法,可以侧面说明:
cursor 等AI编程工具带来的震撼,远大于去年GPT-4 带来的惊喜。因为GPT-4 能处理的,基本上都是我等白领会处理的;但AI 编程能做到的,就是非技术人员做不到的了。
1、
我深有同感,前几个月,我有个一直想做的需求,由于有一定技术门槛自己做不了,同时在工程师那边优先级又比较靠后,就一直拖着没搞。
这两周开始,0 基础的我,也试着左手 Cursor+POE+perplexity,右手影刀RPA+Google Sheets+chrome 浏览器插件,磕磕绊绊地解决了一些。
昨天,我把跑出来的结果给到头部客户,自己感觉还没那么成熟,不过投石问路基本够了。
完全没想到,客户的老大破天荒地说了句“很喜欢”。当然,不排除对方最近有什么好事发生的因素,但至少也说明效果还不错。
2、
解决的过程,其实远没有博主们说得那么轻松。
需求明确的情况下,10 分钟内用AI 写个50~60 分的小demo,确实问题不大;但要做到 70~80 分,考虑到更多情况,没 1 个小时下不来。
如果还想进一步雕花,可能好几个小时都搞不定。有好几次,改到最后,连最初那个70 分左右的效果都没有了。Cursor 也没保存之前的代码,所以整个项目都费了……
3、
因此,我给自己定了个“一小时原则”,也就是说每个小的项目,我最多只允许自己花 1 个小时。
如果效果已经比较理想,我也不继续雕花了,那些瑕疵的部分,找其他更成熟的工具去解决。
如果效果仍然低于预期,我就终止这个项目,同时找其他的解决方案。
这个小时的探索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在跟AI 一起编程的过程中,项目里很多之前没太想清楚的细节,现在都更加清晰了。这时候再换套技术实现的思路,往往能更快实现比较理想的结果。
4、
对啦,探索过程中,还发现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这里也列出来:
①对非技术人员来讲,AI 编程反倒比Excel、RPA等工具简单。
在AI 编程这里,我只用当个目标明确的“taker”,一直告诉它“我要什么什么”,然后哪里报错就让它自己改哪里。
但在Excel、RPA 那里,我必须按头看好多个小时的教程,一旦没有一比一按照教程里操作,就极有可能被教做人:报错是小,报错后要花很多时间和很大力气才能解决,这个过程中最折磨人。
②用AI 编程复刻成熟平台功能,多数是个傻逼行为。
成熟平台里,往往有些乱七八糟的限制,我不止一次因为想绕过限制,而盲目复刻。
但其实,越成熟的平台上越简单的功能,其背后的技术反倒越复杂。所以,想绕开某些限制,去找平台的平替,可能都比自己从 0 开始编程强。
③现在的AI 编程,最合适的场景其实是做内部工具。
开发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chrome 浏览器插件,居然只要把文件夹拖上去,就可以用了!我现在可不想发布,因为担心一旦涉及审核,方方面面的麻烦就多了。
此外,内部工具很多时候能用就行,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泛化的场景,也就不需要额外的雕花,明显更适配当前的技术。
④在处理代码方面,哪怕都是用 Claude 3.5 sennet,perplexity 搜出来的结果,就是不如 poe 或者Cursor 聊出来的结果。
没想到在AI 编程方面,AI搜索费劲巴拉找的那么多网页,反倒造成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