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9月09日
硅光芯片的封装和测试,为什么如此重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工序及设备,指出后道设备市场在国内被忽略,而硅光芯片的关键在后道工序,其生产工艺要求低但封装和测试成本高。

🧐半导体芯片制造分前、中、后道工序,设备投资比例为5%:80%:15%。国内后道设备市场基本被忽略,上市公司中只有拓荆科技的键合设备有少量营收。

🌟硅光芯片生产工艺要求较低,2007年的45nm工艺即可满足,大量Foundry厂的待淘汰资产可重新启用,能带来纯利润,全球具备生产能力的Foundry厂至少有31家(大陆2家)。

💡硅光芯片迟迟无法大规模量产的核心在于后道工序,其中光信号的耦合及封测成本占80%,封装结果对光系统影响很大,如出光效率、长期可靠性等。

来源:雪球App,作者: 闷得而蜜,(https://xueqiu.com/5672579962/304077468)

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分成前(硅料到晶圆)、中(晶圆到芯片裸Die)、后(Die到封装),设备的投资的比例大概是 5% : 80%: 15%。

在CMOS、Memory这些芯片的制造体系中,很少有人去研究封装和测试环节的设备怎么样,上市公司里面,基本都是海外公司,国内只有拓荆科技的键合设备勉强有不到1亿的营收。所以,后道设备市场,在国内,基本被忽略了

即将大放光彩的3D封装和硅光芯片,则改变这种范式而大家尚未理解,所以,罗博特科重组的资产斐控,作为硅光耦合和封测的龙头,还藏在深闺中,不被市场认识到。

一、硅光芯片的生产工艺要求很低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大体在2007年的45nm工艺,就完全满足硅光芯片的工艺要求了,对于大量Foundry厂来说,都属于被计提完毕的待淘汰资产,再次重新启用,完全属于纯利润。全球具备生产能力的Foundry厂至少有31家(大陆2家)。

二、封装和测试成本很高

既然前、中道的制造成本很低,为什么硅光迟迟无法大规模量产呢? 核心在于后道工序:光信号的耦合(微组件封装,纳米级的精准定位及耦合技术,耦合精度可以做到5-50nm级别)、光电集成测试。成本占了80%。

封装结果的好坏,对光系统的影响很大:出光效率、长期可靠性、在各种热、机械、湿等应力环境下的努棒性。

结论 — 范式改变

1、硅光芯片的关键在后道工序;

2、后道工序的核心在 光信号耦合(Fiber Attach)和封测;

硅光产业投资,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产业链范式的不同。

$罗博特科(SZ300757)$ $半导体ETF(SH512480)$ $半导体设备ETF(SH561980)$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硅光芯片 半导体 后道工序 光信号耦合 封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