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全站热榜 2024年09月09日
叶军团队张传坤的「核钟」研究登上 Nature封面,业内称之为「诺奖级成果」,该成果将带来哪些影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叶军院士团队使用VUV频率梳激发核时钟跃迁,成果登上Nature封面,被Science誉为突破性进展,该研究融合多领域,标志着基于核的固态光学钟的开始。

🎯叶军院士与团队成员用VUV频率梳直接激发固态CaF₂主体材料中的窄229Th核时钟跃迁,并确定绝对跃迁频率,将基频梳稳定到JILA87Sr时钟,通过飞秒增强腔将基频相干上变频到VUV范围内的第七谐波。

💡这种VUV梳在核能级和电子能级间建立频率联系,使团队能够直接测量229核钟跃迁和87Sr原子钟的频率比,还精确测量核四极分裂并提取异构体的内在特性。

🌟这项工作代表了精密计量学、超快强场物理、核物理和基础物理的融合,开启了基于核的固态光学钟的新时代,对基础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叶军院士团队-核钟 研究登上Nature封面,被Science誉为突破性进展 : 科罗拉多大学叶军院士与团队成员张传坤使用VUV 频率梳直接激发固态 CaF2 主体材料中的窄 229Th 核时钟跃迁,并确定绝对跃迁频率。 他们将基频梳稳定到 JILA87Sr 时钟,并通过使用飞秒增强腔将基频相干上变频到 VUV 范围内的第七谐波。这种VUV梳在核能级和电子能级之间建立了频率联系,使他们能够直接测量229核钟跃迁和87Sr原子钟的频率比。作者还精确测量核四极分裂并提取异构体的内在特性。这些结果标志着基于核的固态光学钟的开始,并展示了据作者所知,用于基础物理研究的核钟和原子钟的首次比较。这项工作代表了精密计量学、超快强场物理、核物理和基础物理的融合。 核钟,基于钍229原子核共振吸收和辐射波长148纳米紫外光,实现超稳定钟。 Frequency ratio of the 229mTh nuclear isomeric transition and the 87Sr atomic clock | Natur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839-6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叶军院士团队 核钟研究 精密计量学 基础物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