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2024年09月09日
日本国内大米供应紧张,出口却创新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日本大米出口量在2024年1-7月同比增长23%,创下历史新高。出口量的增加主要受寿司店等日餐厅的增加、日本大米消费地的扩大以及日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与补贴挂钩的出口大米无法转用于国内市场,导致日本国内大米供需紧张,并引发了对制度僵化的担忧。

🇯🇵 日本大米出口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1-7月同比增长23%,主要受寿司店等日餐厅的增加、日本大米消费地的扩大以及日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出口量增加,但与补贴挂钩的出口大米无法转用于国内市场,导致日本国内大米供需紧张。 日本农林水产省预测,日本国内大米需求量到2030年将降至495万6000吨,比2020年减少22%,因此日本农户加大海外出口力度,寻求新的市场。

💰 日本政府为了鼓励农户种植出口用大米,实施了补贴制度,补贴金额最高达到每10公亩4万日元左右。 然而,出口用大米无法转用于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市场供应紧张。 尽管出口用大米数量较少,并不会立即缓解日本国内的紧张供需关系,但这一制度已经引发了制度疲劳,需要建立更灵活的机制来应对未来挑战。

📈 日本2024年产新米已开始上架,总体售价比去年上涨5成以上。 价格上涨的原因是2023年产大米的供需紧张,加上农户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上涨。 随着新米的流通量增加,日本市场上缺米的情况将逐渐改善,但短期内米价仍将维持在高位。

🤔 日本需要对僵化的制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国内不陷入大米短缺。 需要建立能够灵活应对气候变化和访日外国游客需求增加等外部因素的机制,以确保大米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 日本农林水产省汇总的农林水产品进出口信息显示,7月大米出口量为3663吨,比上年同月增长了6.8%。1~7月的累计出口量为2万4469吨,比原本历史最高的2023年同期增长了23%。大米出口金额也同比增长29%至646亿6200万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日本大米出口正处在最高位。日本农林水产省日前发布的2024年1~7月的大米出口量同比增长了23%,创下历史新高。考虑到日本国内需求减少而扩大大米出口对于农民的经营稳定至关重要,但与补贴挂钩的出口大米无法转用于国内市场。因此,需日本要对僵化的制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国内不陷入大米短缺。农林水产省汇总的农林水产品进出口信息显示,7月大米出口量为3663吨,比上年同月增长了6.8%。1~7月的累计出口量为2万4469吨,比原本历史最高的2023年同期增长了23%。大米出口金额也同比增长29%至646亿6200万日元,创下历史新高。在过去五年中,大米在日本主要出口食材中大约排在第9名。寿司店等日餐厅增加,日本大米的消费地扩大,加上日元贬值加剧,出口竞争力增强,因此出口量增加。经营折扣店“唐吉诃德(Don Quijote)”的泛太平洋国际控股公司在“DON DON DONKI”等约60家海外店铺销售袋装大米和即食米饭。在部分店铺使用店内精米机开展精米业务,大米销售强劲。在餐饮行业,泉膳控股经营的牛肉饭连锁店“吉野家”在墨西哥等部分店铺使用国产大米,此外,皇家控股经营的天妇罗盖饭连锁店“天屋”也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店铺采用日本产大米,该公司表示“随着店铺扩大,销售额正在增加”。国内需求萎缩,向海外寻求出路日本国内大米农户加大海外出口力度,是因为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市场将萎缩。据日本综合研究所预测,日本国内需求量到2030年将降至495万6000吨,比2020年减少22%。农业协会JA宫城登米计划把正在收获的2024年产大米当中的约3900吨用于出口,比2023年产多1成。JA宫城登米的负责人表示:“面向国内市场,每年行情都会波动。出口用米可以以稳定的价格销售。再加上补贴,对农户而言,是稳定的收入”。JA宇都宫8月28日举办了向澳大利亚出口大米的出发仪式。这是该协会首次尝试自主出口大米。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农户的收益,长期来说,必须开拓海外销路”。此前一直通过全农(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向海外出货,今后将推进有助于扩大农户收益的直接出口。因2023年的高温影响等原因,以城市地区为中心,日本国内的大米供需关系十分紧张,但出口却在增加,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其原因是,日本要求大米从播种阶段就必须限定用途,一旦开始面向出口用途种植,原则上就不能改为在日本国内流通。农林水产省认为日本国内需求将会减少,为了减少主食用大米的产量,通过补贴鼓励农户转而种植用于饲料、加工等用途的大米。2018年,日本废除了通过调整大米产量来遏制生产过剩并维持米价的减少种植面积政策,同时正式引入了出口用大米补贴制度。补贴金额最高达到每10公亩4万日元左右。结果,以出口用大米为中心的“新市场开拓用大米”的种植面积在2023年达到了9091公顷,比上年增加25%,但从这些稻田里收获的大米无法向日本国内市场供应。如果供应给日本市场,将被要求退还补贴。此外,《粮食法》的省令也写入了需要遵守的规定,即指定用途的大米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农林水产省汇总的2024年产大米种植意向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新市场开拓用大米”的种植面积同比增加的道府县达到29个。虽然与2023年的主食用大米种植面积(124.2万公顷)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但由于日元贬值等原因,今后出口用大米的产量可能会继续增加。即便将出口用大米转用于日本国内用途,因数量较少,日本国内的紧张供需关系也不会立即得到缓解。不过,有观点指出,为了应对人口减少,继续向由稻米改种其他作物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此来减少主食用大米的产量,这样的机制已经引发制度疲劳。日本需要建立能够灵活应对气候变化和访日外国游客需求增加等外部因素的机制。日本新米零售价上涨超5成日本2024年产新米已开始上架。总体售价比去年上涨5成以上。这是由于2023年产大米的供需紧张,加上农户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上涨所致。随着新米的流通量增加,日本市场上缺米的情况将逐渐改善,但短期内米价仍将维持在高位。在茨城县筑波市的超市的新米货架上,销售茨城县产的秋田小町和千叶县产的Fusakogane等大米。秋田小町1袋(5公斤)售价约为3500日元(约合人民币173.21元),是去年的2倍。在东京圈的一些超市,埼玉县产的彩之辉(Sainokagayaki,5公斤)售价为26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8.67元),比去年上涨了8成。收集日本全国超市等的销售数据的日经POS(销售时点信息管理)数据显示,8月26日~9月1日销售的新米价格普遍比去年上涨50%~80%。总体来看,价格大约是2023年的1.5倍以上。JA集团支付给米农的收购价格(估算金额)在主要产地比去年上涨了2~4成。除了供需紧张外,肥料等生产成本上涨也有所反映。同时,运输费用上涨及零售店的人力成本上涨,也导致大米零售价格大幅提高。大型超市西友表示:“随着新米上市,大米短缺的状况将逐渐改善”。来源:日经中文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日本大米 出口 补贴 供需关系 制度僵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