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无声,(https://xueqiu.com/1448459094/303945687)
这是9月份第2周的策略报告,也是第1092周策略报告。
恭喜各位又在低迷的市场里,坚持过了一周,临市场的拐点可能又近了一步,虽然我无法告诉你什么时候拐点会发生,以及拐点发生的样子,但我相信拐点一定会来,就像冬去春来一样。
一、当前市场困境的本质是信心
1、技术图形不断走弱。
沪深300周K线图,2020.09.04-2024.09.06,Wind
上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全线下跌,沪深300全周跌幅2.71%,沪深京成交量也始终在低位区域徘徊;(Wind,2024.09.02-09.06)
把沪深300的周K线拉长看,包括月K线,基本上,还在一个底部区域不断震荡反复的状态,弱势一目了然,这是当前的现状。(Wind,2024.8.1-2024.9.6)
2、市场对于政策面消息面反应微弱。
上周消息层面的信息并不少,比如:8月30日监管处罚了4家涉嫌IPO财务欺诈的中介机构,总计约12.75亿元承诺金,并对投资者进行赔付;(中国会计报,2024.08.30)
比如:江苏发布了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新政策,明确江苏自9月7日起至12月31日,全面启动2024苏新消费绿色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消费者购买17类家电商品均可享受成交价15%至20%补贴的政策,单次补贴上限为2000元。(央广网,2024.09.06)
比如:9月5日两家头部券商公布重组公告。(财联社,2024.09.05)
关于市场建设、刺激消费、业务推进等方面的信息其实不少,但市场的反应却很微弱。
3、本质是缺少信心。
市场的疲弱和困境,主要原因还是信心不足。而信心不足,可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市场持续下跌打击信心,从2021年2月中下旬开始的系统性调整,对于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是很大的,在调整没有结束前,投资者的情绪往往比较低迷。(Wind,2021.02.15-2024.09.06)
另一个方面营收数据的阶段性收缩,影响信心,房地产转型收缩带来的阵痛,外部限制带来的冲击,反映到上市公司群体上面可能就是营收数据出现阶段性的收缩,这部分没有恢复前,也会对信心形成压制。
二、破局的办法没有秘密
要走出当前市场的困局,没有什么秘密,核心的就是三个方面的变化。
1、营收数据出现拐点。
也就是上市公司群体的营收和净利润能够走出来,恢复向上,短期要看逐季观察财报,寻找拐点时刻;中长期要看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速度,要看问题公司出清的进度。
2、重大政策改变方向。
从过往的历史看,重大的政策对于市场迅速走出底部区域,可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外部环境发生逆转。
比如美联储降息后,外围持续高估的市场有没有可能释放风险?俄乌等冲突有没有可能结束?逆全球化有没有可能告一段落?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A股和港股来说,似乎都是潜在的利好。
三、我们能做的和该做的
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局面,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有可能接近成功。现在我们应该做好这么几件事情。
1、观察市场的趋势和拐点信号。
包括经济发展、市场自身建设,是不是在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观察市场的趋势有无方向改变;观察拐点信号。
2、储备,人弃我取。
在风险可控之下,作为风险投资,应该遵循逢低布局的原则,做好中长期的布局,而不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而害怕离场。
当然,这里面也要控制好风险,要做好极端情况发生的应急准备。
3、选择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
根据自己年龄、风险偏好、实际情况,分配好个人资产,而不是盲目的放大风险,或者过于保守,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做出动态平衡。
四、策略的点评和思考
(一)偏股型基金投顾策略的思考。
1、从总体上看,市场可能会继续在底部区域反复震荡,还没有看到明确的拐点迹象。
2、港股方向,受到外围市场调整的压力,以及红利风格获利回吐,港股上周表现一般,但核心逻辑没有改变,横向和纵向都在一个底部区域;
互联网方向,回购力度很大,业绩也不错,国企方向,估值仍然不算高,分红率尚可。
3、基础消费可能会继续企稳,上周虽然最终消费红利收跌1.60%,但相对于大盘表现还是不错的,有逐步企稳的迹象,TTM估值17.55倍,现价股息约3.78%,上半年营收增长5.21%,净利润增长12.40%,值得乐观期待(2024.09.06,Wind)。
4、医药医疗。
我对人和事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个是需求决定供给,一个是过头了,可能都会回归均值。
以中证生科为例,虽然2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还是负增长,但明显已经开始回正,庞大的人口需求,对生命质量的提升需求,都应该让我们乐观起来。(Wind,2024.04.01-2024.09.06)
4、科技板块。
数据上看,消费电子、智能车的半年报或已出现明显拐点,但科创50和半导体,还在下降周期,怎么理解怎么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季度、年度和长期的视角是不同的,从基金投顾组合的维度,我们还是更倾向于中长期。
(二)偏债型基金投顾组合。
保持跟权益市场的正向性,让我们饱受压力,失眠对我来说都是小事情,我的压力并不来自于外界,我的压力来自于内心。
本周,可转债提前修复,市场有无可能慢慢见底?这个答案还不能确定,但均值回归,是事情的规律。
(三)货债基金投顾组合策略。
纯债和信用债的冲击或告一段落。
本周核心观点:
1、市场或会继续寻底等待方向选择;
2、拐点信号可能越来越近,需要的是信心;
3、互联网、消费红利,数据表现优秀,需要重视;
4、逆向布局,更胜一筹。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文章精选:
温馨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顾组合建议中可能包含银华基金管理的基金产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产品。请投资者在使用基金组合服务之前,仔细阅读相关协议、业务规则以及策略说明书,充分了解组合详情及该组合的基金配置情况,确认该组合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投资者投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应遵循“买者自负”原则,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银华基金不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顾服务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人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创作者激励#@大徐子@李海斌情绪指数@基金复基金 @Ricky @i知府@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