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朱酒,(https://xueqiu.com/6056806984/303850504)

每座城市,独特灵魂印记鲜明。从北京的天安门到上海的外滩,再到杭州的西湖,每一处标志性地点都是城市的灵魂缩影,没去过这个“地方”,就像没到过这个城市,必须到此一游!
深圳,这座新兴都市,则以年轻与动感为笔,绘就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城市画卷。提及深圳,游客们首先联想到的,非古迹胜景,而是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华侨城”。
8月底,又一次来到深圳,这次倒是发现了一个好去处——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它离欢乐谷只有1公里,和深圳世界之窗、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同处于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内。说是新去处,实际上这个创意文化园,是华侨城在2006年打造面市的,只是对于我来说,算是个新环境。
OCT-LOFT优越的地理位置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改造自上世纪80年代的“三来一补”旧厂房,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园区于2004年正式启动改造,2006年正式挂牌。
从旧厂房蜕变为文化产业园区,OCT-LOFT为活跃在大湾区的文化人、设计师、先锋艺术家,提供了具有后工业时代特色的创意工作场所,并逐渐发展为国内极具先锋气质及创意特色的文化艺术高地。
目前园区入驻机构已达300余家,其中90%以上为设计、文化、创意类企业,形成了融合“创意、设计、艺术”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当然,作为游客,我看到的主要是那些对外营业开放的创意零售店铺及展览空间。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和这里的创意人有更多深入的交流。
“深圳墙”的白天和夜景
这面深圳墙非同小可,这里是深圳的新地标!墙上“深圳”的汉字和拼音,是用极具现代感的“像素体”呈现的,在“深圳蓝”的有机嵌入及连结下,形成一幅极具设计感的点阵式位图。
这面墙,原本作为老厂房的外立面存在,现在则成为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乃至深圳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景观。
在新旧的碰撞中,在创意的交融里,它映照着前沿、包容、创新的“深圳气质”,浓缩了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独特魅力DNA。
来深圳,记得要来这里打卡啊!
华侨城创意富有创意的一角
深圳的夏天,大雨说来就来,但雨后的创意文化园,更能体现创意的味道。可能晴朗的日子,这里的游人会更多吧,现在静谧下来,听听雨声,感受一下建筑和树木的恬淡,别有一番风味。
旧天堂书店和猫咪“粿条”
不仅仅是观赏,创意文化园里的店铺也各具特色。据说,很多店里的货品都是设计师或艺术家原创,有些还是纯手工制成,全深圳仅此一家,在网上拥有大量粉丝。而图中这只猫咪,更是一只网红猫,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旧天堂书店跟它合影,前提是它愿意让你待在它身边。
Dr.Wong
给我留下最美好记忆的,是这家Dr.Wong芳香精油店。我的鼻子比较敏感,平时遇到较为浓郁的香水味道,总有一种想打喷嚏的冲动。但这里的各种精油香气,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发现香味也可以有这么多层次,有这么多的组合和节奏。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香的!
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中,总感觉时间很慢。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下午,在雨中放松心情,感受一个个简单而又别有韵味的视觉、味觉乃至嗅觉的淡淡碰撞。
至今,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等,都还是游人到深圳的必选之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相对更为静谧,但更生活更艺术,充分体现了城市更新的多种可能性。但这个下午留给我的印象,会在很长时间里挥之不去的。这不是游玩的感觉,而是生活的浸透。但又不是平淡的生活,而是充满了创意和艺术的味道。
80年代初,华侨城从南山一片滩涂起步,在6平方公里的华侨城旅游度假区,陆续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深圳经典文化地标世界之窗、欢乐谷连锁品牌首座主题公园-深圳欢乐谷。华侨城的创建和发轫,离不开深圳这片热土。随着深圳城市规模的不断增长,华侨城度假区已经成了深圳最核心的位置。
熟悉华侨城度假区的朋友介绍说,除了文化主题公园群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度假区内还有以华侨城洲际大酒店、深圳海景嘉途酒店为代表的文化主题酒店群、华.美术馆等文化艺术馆和深圳城市文化会客厅-欢乐海岸等。
下午,我们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出发,随车游览了欢乐时光OCT PARK社区商业项目、深圳欢乐谷,深圳威尼斯英迪格酒店,穿过深南大道看到了深圳世界之窗、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等,最后达到去欢乐海岸,第一次对“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有了全景印象。
最后还有意外的收获——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国内的大都市,除了这里,应该都不会在城市中心,还能保留下来这么大一个湿地公园吧。
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一角,远处的大厦就是华侨城总部
过程中了解到,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城A)是华侨城集团旗下以房地产和旅游为主业的上市公司。8月底,华侨城A发布半年报,公报披露,公司上半年共计接待游客3634万人次,旅游综合业务收入也达到了113.25亿元,在公司营收占比中接近50%。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轮深度调整,行业已经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逻辑,对经营能力的要求大大超过前面几十年。当下,虽然房地产开发景气度不高,但文化旅游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为27.25 亿,同比增长 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 元,同比增长了19.0%。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高周转的时代结束了,未来是拼内功的时代,比的是能力和底蕴。而我认为,对于房地产商来说,地产绝不仅仅只有开发,这只是行业中的一个领域。为城市赋能,提供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房地产商的重要功能。这份能力,来自于对生活长期深刻理解后产生的沉淀,来自于多少年如一日的产品创意和迭代。
一个雨后的闲游,对房地产的未来,倒是有了不少新的感悟。世界这么大,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开发,我们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理解未来的房企了。@今日话题 $华侨城A(SZ0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