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9月09日
比亚迪完胜特斯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和特斯拉在销量和盈利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和价格战策略,实现销量大幅增长,毛利润率也持续攀升。反观特斯拉,销量和毛利润率双双下降,显示出价格战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这场价格战的背后逻辑,以及两家车企在规模、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和资产扩张方面的差异。

🎉 **比亚迪规模优势明显**: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总销量已达特斯拉的近两倍,并在纯电动车领域也占据领先地位。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供应链优化,使得比亚迪在价格战中具有明显优势。

📈 **比亚迪毛利润率持续攀升**:尽管比亚迪采取了价格战策略,但其毛利润率却持续提高,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对供应链的优化管理。而特斯拉在价格战中则面临着销量下降和毛利润率下降的双重压力。

🔬 **比亚迪研发投入持续领先**:比亚迪在研发投入方面远超特斯拉,这表明比亚迪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特斯拉则在价格战中面临着盈利压力,可能导致研发投入不足。

🏭 **比亚迪产能扩张高峰已过**:比亚迪通过加速折旧和淘汰落后设备,降低了资产减值风险,并为未来发展轻装上阵。同时,比亚迪也采取了积极的资金管理策略,减轻了资金压力,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空间。

💰 **比亚迪资金压力减轻**:比亚迪通过结清应付供应商款项,改善了供应链生态,并通过偿还债务减轻了资金压力,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保障。

2024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的2024年Q2财报显示:

二季度交付44.4万辆,同比下降4.7%;汽车销售毛利润率跌至12.9%;上半年净利润26.4亿美元、同比下降48.8%。

糟糕业绩公布后,特斯拉股价当天下跌12.3%,收于216美元;8月5日跌到200美元后,企稳反弹;9月6日收于210.7美元,市值6732亿美元,动态市盈率54倍。

8月29日,比亚迪()发布的《2024年中报》显示:

上半年交付98.3万辆,同比增长39.7%;上半年汽车销售毛利润率达23.9%;上半年净利润136.3亿,同比增长24.4%。

靓丽业务公布当周,比亚迪股价上涨4.2%、收于249.2元;9月6日收盘价对应市值7320亿、动态市盈率22.4倍。

特斯拉估值远高于比亚迪,主要有三个原因:品牌形象好、受各种壁垒影响很小、科技含量高。

品牌形象好、产品行销全球,销量更高才合理;科技含量意味着高溢价、高毛利润率。

但特斯拉销量只有比亚迪的一半,毛利润率低9.1个百分点。

规模优势已确立

直到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才超过特斯拉,到2024年H1已达特斯的194%。只看纯电动车,比亚迪销量亦达特斯拉的90%。

2021年,比亚迪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32.1万辆、27.3万辆,合计59.4万辆()。此外,还销售燃油车13.6万辆。

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相当于特斯拉的63.4%,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仅为特斯拉34.3%()。

2022年,比亚迪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91.1万辆、94.6万辆,合计185.7万辆()。燃油车销量仅5049辆()。

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特斯拉的141.4%,但纯电动车销量为特斯拉69.3%()。

2023年,比亚迪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157.5万辆、143.8万辆,合计301.3万辆()。

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特斯拉的166.6%。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特斯拉87.1%()。

2024年H1,比亚迪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72.6万辆、88.1万辆,合计160.7万辆()。总销量、纯电动车销量分别为相当于特斯拉的193.4%、87.4%()。

2024年1-8月,比亚迪总销量232.8万辆,同比增长29.9%。

在汽车行业中,规模经济极为突出,从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分摊、供应链优化到市场影响力提高。

比亚迪总销量约为特斯拉的2倍,规模优势不可撼动。

“价格战”的三种结局

龙年伊始,比亚迪就打响价格战“第一枪”。进入二季度,合资品牌纷纷调整策略:大众、丰田、本田、沃尔沃等品牌减少了终端优惠力度,宝马、奔驰、奥迪开始上调价格。

但因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的典型。价格战参与者“伤敌一千”未必“自损八百”,可能出现上、中、下三种结局:

上:销量增长、成本降幅大于价格降幅,营收、毛利润率同步提高,毛利润金额攀升();

中:销量增长、毛利润率下降,毛利润金额上升();

下:降价未能换来销量增长,毛利润率、毛利润金额双降()。

国际品牌退出价格战与道德无关,而是担心出现第三种结局。

比亚迪结局如何?

1)每辆少赚490元

2021年,比亚迪整车销售均价为17.9万元/辆(),单车成本14.9万元/辆,单车毛利润约3万元;

2022年,比亚迪销售均价达18万元/辆,单车毛利润3.7万元;

2023年,比亚迪销售均价回落至16万元/辆,单车毛利润几乎未变;

2024年H1,比亚迪陆续推出多款“亲民车型”,现有车型则“应降尽降”。上半年销售均价14.2万元,同比下降2.5万元。由于单车成本也降了2.4万元,结果每辆车仅仅少赚490元!

2)毛利润率不降反升

2021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润196亿,毛利润率17.4%;2022年,毛利润暴涨到662亿,毛利润率20.4%;2023年,毛利润率突破至1113亿,毛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到23%;

2024年H1,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润547亿,同比增长26.6%;毛利润率23.9%,较2023年H1提高3.3个百分点。

2024年H1特斯拉无奈演示了“偷鸡不成蚀把米”:销量下降6.6%、毛利润下降27.1%()、毛利润率14.8%下降3.1个百分点()。

2024年H1,汽车销售收入增长9.3%,毛利润率提高3.3个百分点,毛利润金额创新高,比亚迪获得第一种结局()。

3)毛利润与费用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例如2023年,比亚迪毛利润达1218亿,毛利润率20.2%;

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例如2023年,研发费用395亿、费用率6.6%;销售费用252亿、费用率4.2%;管理费用135亿、费用率2.2%;

蓝色越是“高高在上”,蓝筹股成色越纯。

2023年,比亚迪三项费用合计782亿、总费用率13%,比毛利润率低7.2个百分点。

2024年Q2,尽管特斯拉毛利润率仅为18%(),但总费用率只有9.2%。毛利润率比总费用率高8.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优于比亚迪。

研发力度超越特斯拉

2024年H1,比亚迪研发投入达201.8亿()。其中,196亿被费用化,资本化率不到2.8%()。

2023年,比亚迪研发费用比特斯拉高116亿、幅度达41%()。

自2014年()到2023年,比亚迪、特斯拉累计研发投入分别为1144亿、1170亿;到2024年6月末,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达1346亿()。

纵观2024年H1车企研发投入,第一名200多亿、第二名不到90亿(),相差112亿。

比亚迪与上汽之间,可以塞进“广汽+东风+赛力斯+小鹏”或“吉利+长城”。吐槽比亚迪“卷价格”者,不如去吐槽“卷研发”。

扩张高峰已过

1)激进折旧

截至2024年6月末,比亚迪固定资产原值为3486亿,累计计提折旧1185亿,年末账面值2300亿,较2023年末下降9亿。虽然幅度很小,但说明产能扩张高峰已过。

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占比近三分之二且折旧年限远低于土地/房屋,巨额折旧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在技术进步快的领域,经常出现折旧年限未到但技术已经落后的情况。比如,光伏电池进入单晶硅时代,多晶硅电池生产线()失去竞争力,相关机器设备只能出售或报废。对新能源车企而言,这是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比亚迪的应对策略是加速折旧,并通过处置/报废淘汰不够先进的设备。尽管加大了本期成本,却可以让公司在未来轻装上阵,并降低资产减值风险()。

以2023年为例:

年初()机器设备账面值为830亿()。年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00亿,折旧/报废62亿,合计达362亿,相当于年初机器设备账面值的43.6%()。

2023年增加项为:购置481亿、在建工程转入335.4亿,合计817亿()。

2024年H1,机器设备账面值增加项()为167亿,减少项()为229亿。期末机器设备账面值回落至1323亿。

连续三年,比亚迪每年都把账面40%以上的机器设备“清除”。

2)在建工程完成度较高

2024年6月末,在建工程账面值为433亿(),较2023年末净增85.5亿。

中报显示,比亚迪在建工程完成度()较高,排名前四的为西南工业园()、西北工业园()、华东工业园()、华中工业园()。

粗略推算,现有在建工程再投入326亿即可全部完成。

3) 资金压力减小

比亚迪中报并不完美,最明显的“缺陷”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2.7%。但这未必是坏事。

2024年H1,营收成本同比增长284亿,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付的现金却增长了924亿,说明比亚迪大量结清应付供应商款项,以减轻上游供应商资金压力,改善“供应链生态”。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降至142亿(),

另外,2024年H1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123.6亿(),主要原因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了120亿,而借款同比减少了38.5亿。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降低、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共同的根源是比亚迪资金压力减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比亚迪 特斯拉 价格战 新能源汽车 规模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