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约25公里高度处解体爆炸。天文学家提前发现并准确预报了这次撞击事件。这是人类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数增至9次,也是我国监测网首次对预警小行星开展接力追踪观测。此外,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了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并进行全程观测和评估。
🚀 中国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于9月5日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解体爆炸。这是人类第九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事件,也是我国监测网首次对预警小行星开展接力追踪观测。
🛰️ 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了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该方案将使用探测器对目标小行星进行全程观测,并对撞击过程进行评估。
🤝 国际合作设想: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还包括国际合作设想,旨在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共同维护地球安全。
🌍 小行星撞击预警的重要性: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潜在的重大威胁,加强小行星监测和预警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为人类提供提前预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 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进步: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事件和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彰显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国际贡献。
快科技9月8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公众号,北京时间2024年9月5日零时39分,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约25公里高度处解体爆炸。
天文学家在该小行星闯入之前就发现了它,并准确预报了它撞击地球的时间和位置。

至此,人类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数增至9次,这也是我国监测网首次对预警小行星开展接力追踪观测。
据了解,2018年2月,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与国际合作设想。
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计划选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当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探测器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并在撞后继续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