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dollar_zhang,(https://xueqiu.com/6681253486/303890040)
昨天听了微创的电话录音,因为时间比较晚,要回家,分两段听了,没时间去写。
今天有空写一下。。。
报财务数据这块就不说了。。常也出场了(就是说话有点结巴那个),说下听后感觉。
1:首先一开始 常发表了对过去一系列被你们吐槽的并购的伟大事业做出充分肯定。
心律和骨科业务,按他说法是现在要买也买不到了。。。完成了微创一些列产品举证的布局。
常对医保和政策感觉不公,对心脉全球独创的产品没有享受创新溢价(指的是医保局发函的那个)。
公司拿了一堆绿通,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最后,常还是比较夸夸其谈的说了公司在各种产品上的布局和产品矩阵强大,
包括对未来科技的一些布局,什么远程医疗,AI ,可穿戴设备,这些星辰大海管线,都还在,只是暂停了而已。。。
2:在出售资产方面,孙从一开始到后面,都是在强调,只出售非核心业务,不出售成熟业务,或最多考虑crm 引入投资者。
而常在回复出售成熟板块时,补充说,融资的大门一直敞开,除了冠脉的核心业务,其他业务都可以进行融资,摊薄的可能。
不知道两个人是不是没对好口径。。。。
所以基本上今年,开源这块,基本建树很少,你们期待的出售资产降低债务,在目前看还没有明显的迹象。。。一切都是在谈,有可能。。。
3:对下半年业绩方面,按上半年增速从20%下调到17%,但是实际上去年下半年数据是下滑的,也就是实际环比是下滑的,这里面给的指引还是充满乐观。
但是我们知道,每次微创的指引,一般都是现实比实际还要低几个点。。。一般下调3个点,未来实现可能就是下调6个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你的心情一下子降到冰点。。。
4:最后,常说火星计划,也就是 用23个月时间,实现盈亏平衡,特别强调了对海外公司骨科和心律大刀阔斧的砍费用和调整。
以上不吹不黑,我主要是想听听集团是否有出让子公司机器人的债务压力和心态。目前看孙和常的看法是分道扬镳的。。。
我认为目前在已有的体系内,机器人是估值最优,且能够卖上价格的业务(机器人股东结构也相对简单,都是国内风投和内资为主,注册地也在国内),同时这块业务短期内对母公司的财报并没有任何增益,体量还过小,且还得烧钱。
机器人的业务,目前还需要加强迭代和推广,如果从降费角度去经营这个公司,目前竞品强大,达芬奇(价格更是降到一致)遥遥领先,而精峰等也已经拿到一席之地,微创机器人目前已经不是独一无二,而别人还在加大力度烧钱,你停止了,意味着不进则退,所以机器人上半年国内基本惨淡。。。跌幅里面既包括了融资预期也包括了上半年中标不及预期。。。
目前看,出让给有能力帮助机器人做大做强的公司,既可以解决母公司债务包袱,又可以降低亏损板块和让机器人融资发展。
但是,可惜公司还是没有王健林这种魄力去做决断,那么未来只可能是慢慢被市场挤出去。。。。
这里我也提供两个可能并购的企业,他们肯定都会有这方面的需要,一个是美的(美的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方向都有布局),工业机器人虽然和手术机器人渠道差异较大,但是在供应链部件上和核心基础科学上,都是一致的,美的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卖美的,也不会成长竞争对手。
第二个就是卖给迈瑞,迈瑞就不用说了,海内外渠道能力,研发能力。。。
两家的资本实力和发展实力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两家都会以控股权作为要求,就看集团愿不愿意取舍了,放下一个微创在供应链管理和渠道上并无优势的板块,为集团债务减负。。
如果不出让股权,预计机器人下半年还需要融资。。。。本身入不敷出。。。这还是砍了不少费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