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逍遥投资笔记,(https://xueqiu.com/6490468241/303759904)
一、蔚来上半年业绩亮点:
1、车型更新与竞争力提升:
上半年,蔚来顺利完成2024年款车型的全部阶段工作,NT2.0款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
2、交付量创新高:
随着品牌认可度提升,第二季度交付量达57,373 台,同比增长143.9%,创季度新高。
3、中国市场高端份额领先:
在中国,蔚来新车型在30万元以上BEV市场中占有率超40%。
4、产品组合优化与交付稳定:
第三季度以来,产品组合持续优化,7月、8月交付量均超2万台,连续四月月交付接近或超过2万台水平。
5、财务与利润率改善:
预计第三季度总交付量近 6万辆,财务表现受益于核心部件和供应链成本持续优化。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提升至12.2%。
6、其他销售额:
随着用户群体更大,零部件、配件销售及车辆售后服务、提供能源解决方案及其他产品收入增加,其他销售毛利率持续改善,助力公司整体业绩提升。
二、近期产品和运营亮点:
近期,蔚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有以下亮点:
1、技术创新与发布:
7月27日,蔚来发布 Sky OS·天枢及智能系统 Banyan 榕 3.0.0,展示技术深耕。同时推出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标志智能驾驶技术新里程碑。
2、智能驾驶能力提升:
NAD方面,蔚来持续增强智能驾驶实力。7月,首推业内端到端架构AEB 功能,场景覆盖超传统AEB 的6.7倍,显著提升驾驶安全便捷性。
3、智能驾驶架构与模型更新:
展示了世界模型NWM与全新智能驾驶架构,预示技术深化升级。基于NWM的最先进NAD Arch2.0端到端架构亦即将面世,新功能及费用详情下半年揭晓。
4、新品牌与车型发布:
9月19日,蔚来旗下大众市场品牌“乐道”将揭晓首款车型L60,旨在拓宽消费群体,预计9月底正式交付。该品牌目前已在55个城市开设了105家门店,预计到年底将拥有超过 200 家门店。
5、充换电网络:
蔚来迄今拥有2561个换电站,提供了超过5200万次换电。蔚来已经安装了超过23000个充电桩。8月20日,蔚来宣布“PowerUp”计划,拟2025 年底覆盖中国大陆,在中国2,300 个县城可用,并启动合作伙伴计划。此举将拓宽 NIO及 Envo 市场,促进销售。
6、出海:
蔚来加速国际扩张,上线阿联酋网站,计划Q4 交付产品。
7、品质卓越,屡获殊荣:
NIO连续六年蝉联J.D.Power质量榜首,致力于成为全球质量标杆,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8、展望未来:
公司价值体系升级,愿景为创新技术与卓越体验结合,长期技术积累和战略规划将显著推动业绩与投资增长,预计下半年销售与利润将更佳。
9、产量提升与市场需求满足:
秉持对全线产品的坚定信念,蔚来正致力于产能扩增,以应对市场日益增长的销售与服务需求,确保每位用户均能尊享蔚来提供的高端智能出行享受。
Q:对于即将在9月19日上市的乐道品牌首款车型L60,团队做了哪些准备应对市场竞争,供应链方面有什么准备?
A:8月15日,我们的乐道首款量产车型L60成功下线,销售主管已驾驶该车进行了为期近20 天的公路体验。通过直播分享,乐道L60吸引了大量关注,每日观看量高达数百万,预订量也远超预期。这增强了我们对产品竞争力的信心。定价方面,预售价为219,900元,较特斯拉ModelY低3万元人民币,但正式上市时(9月19日)价格将更优惠,同时我们将平衡毛利率与定价,确保合理的利润空间。供应链方面,我们正积极准备以达成今年12月交付1万辆,明年内实现单月交付2万辆的目标。
Q:NIO品牌月销量在第二季度已经稳定在2万的水平,销量和毛利率是否会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
A:蔚来品牌Q2 实现了12.2%的整车毛利率,这主要得益于供应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随着销量连续四个月稳定在2万台,蔚来正寻找更多机会,包括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和提高高毛利车型的市场占比。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公司希望逐步提升整车毛利率,目标是在四季度达到15%的整车毛利率。同时,蔚来在追求销量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平衡销量与毛利率的关系,不期望出现急剧的增长,而是稳步提升。从长期来看,蔚来旗下的NIO品牌定位在30万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并随着新产品的发布和产品的不断更新,预计在中国市场每月实现3至4万辆的销量是一个合理的目标。从经营规划的角度看,NIO品牌的目标是以25%的车辆利润率实现每月4万辆的销量。考虑到乐道所处的市场规模庞大(800万辆以上的市场),以及其在充电网络上,相对油车、PHEV、增程等都有竞争力,品牌的销量上限将远高于此,并且毛利率也有望达到15%以上的合理水平。这是蔚来各个品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愿景。
Q:乐道L60在11月、12月方面的预计进展如何?
A:L60今年的总交付量呈现出一个爬坡的节奏,主要集中在四季度。尽管 9月份会开始有交付,但数量不会很大,只是一个启动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交付量将逐渐增加,预计到12月份单月将达到1万台,从而实现全年2万台的总交付目标。这一交付节奏是符合市场规律和预期的。在供应链方面,由于L60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我们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我们全力以赴,有信心顺利实现交付目标。
Q:下半年每个季度费用的指导是怎么安排的?
A:关于费用,主要分为两块进行说明。首先是研发费用,我们保持每个季度大约30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强度,由于研发项目的波动性,不同季度之间的实际投入金额会存在一定的波动。其次是销售管理费用,随着我们计划在三季度末开始交付L60车型,相应的销售管理费用总额将会有所增加。然而,随着交付量的逐步提升,我们也将努力优化销售管理费用在销售额中的占比。
Q:关于L60在今年年底交付10000辆并且明年交付20000辆的情况下,合理的毛利率水平应该是多少?此外,随着我们不断增加产量,我们的产能扩张计划、2025/2026年的资本支出计划是什么?我们预计资本支出会比2024年更高吗?
A:从L60的角度讲如果他的产能爬坡到我们预期的量时,它的毛利率一样可以做到15%。但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对市场竞争有充分的估计,但总的来讲我们认为它是有机会做到毛利15%的,从成本角度讲,我们在确保技术领先的同时也能有非常好的成本竞争力。
从产能角度讲,我们正在为25年和26年全线产品规划做准备。我们的两个工厂正在为L60的量产双班生产,在10月会完成双班生产的能力。我们也正在建设第三个工厂,预计明年三季度投产,我们认为三个工厂是能够保证长期的生产需要。由于中国整车的和零部件的生产能力非常强,加之我们获得了独立的生产资质,因此产能只会是短期压力而非长期瓶颈。
关于资本性开支,我们已经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谨慎的控制基本性开支的投入节奏。其实从在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在有一些项目上就是推迟或者是取消,所以总体来说2024年资本开支可能会明显低于2023年。2025年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这个预算在做,但是总体来讲应该是可能跟今年的投入强度相当。
Q:SG&A支出增长超过了30%,想知道您是否能提供具体支出项目的更多细节?哪一项支出增长的最快?一般和管理费用中是否记录了某些销售政策呢?
A:SG&A的增长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随着销量从一季度的3万+台到二季度的5万+台,我们的人力成本包括人员数量,以及人员奖金都有所增长,这个是第一个主要的部分。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今年的2024款,其实是从今年的三四月份全面的切换,所以从二季度开始我们也加强了线上、线下传播和各种投放的力度。因此我们的广告营销费用比一季度有显著的增长。我们二季度的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这两个部分.
Q:乐道的门店租金和员工数量相较蔚来如何?
A:乐道门店开设是高效快速的,开店投入和成本相较蔚来是显著下降,不同的点位和商场成本各有不同,但总体上相较蔚来是下降的。此外乐道门店的装修费用标准更低,也能够提高资金的投入效率。关于门店人员配置,我们会根据锁单量和交付量用最紧凑的节奏配置乐道销售人员。
我们给ONVO门店的装修费用也设置了比较严格的标准,每个店平均装修费用超过100万,后面这100个店我们给的标准会更低,提高门店利用效率。关于门店人员配置,根锁单量和交付量配置。
Q:蔚来NOP 进展如何?特别是在消费者接受率方面?
关于市场的增长,我们看到竞争一直激烈,但高端市场的份额我们很稳定,和我们产品品类齐全有很大关系。8665777每个细分市场我们覆盖了足够宽的细分市场。品类扩展很成功。加上我们换电技术和网络优势,我们在高端市场份额稳定。我们需要其他竞争对手进来一起做大市场。
我们的增长策略第一点是价格带的扩展,明年蔚来的产品涵盖电池的会覆盖14-80万元的区间,不含电池的会覆盖10-70万元的区间,因此我们的目标市场更宽广。第二点是品类的扩展,我们通过多品牌、多形态的产品组合建立多品类覆盖的能力,产品布局更加完整,极具差异化优势。第三点是区域的扩展,未来会通过销售门店往三四线城市覆盖以及充换电优势,增强三个品牌在全国的覆盖以及海外的拓展。
Q:今年年底也有其他品牌的新车型推出,考虑到消费者消费意愿下滑的总体背景下,您如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A:尽管目前智驾竞争激烈,但我们坚信仍处于第一阵容。截止今年7月,我们的NOP+用户总规模超过30万,整个NOP用户的行驶里程共超过11亿公里,从车队规模和使用总量来看我们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我们第一个端到端模型-一AEB 主动安全部分已经上线,它的性能提升显著,相较传统AEB而言使用场景提高了6.7倍。此外我们还率先提出基于world model的端到端模型,未来也会逐步上线。从技术架构的领先性方面来讲,乐道成本更低、迭代更快、体验更好,在城区的表现也非常好。总的来说NAD在智驾方面进展与预期相差不大,但真正做到高可用性还需要时间,但从高安全性角度而言,目前已经显著看到了它的安全性。
Q:关于旗舰轿车 ET9已经宣布在明年第一季度投产,请问还会按计划进行吗?就此车型而言,有关最新技术的采用情况和销量目标是什么?
A:ET9仍按照我们的计划在推进,没有更改时间表。ET9 确实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例如线控转向、SAS、全新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我们将仔细确保它上市后取得成功。
Q:关于海外扩展,你们在阿联酋开店并配货,这是否由于欧盟关税导致,使得你们由欧洲转向中东?此外你们的一位同行已经向华海外市场交付超10%的车辆,这是否可以视为你们海外扩张的基数?
A:关于海外扩张,并没有方向的改变。显然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卖价会更贵,在欧洲我们仍打算专注好5个国家,把服务做好,在欧洲建立好NIO brand 是一项长期的事情。我们在阿姆斯特丹开设了NIO house,在欧洲换电站一直在建设。关于阿联酋,众所周知阿联酋投资了我们超三亿美元,因此阿联酋的也在扩张也在计划中,我们会和本地的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很不同的点在于,明年开始我们的ONVO和FIREFLY品牌会有全球产品进入市场。我们的全球扩张会更加积极,当然,我们会平衡投资和效率,运用更精明的办法,确保对公司财务产生正面影响。
Q: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电动车市场增长潜力有多大,因为有些投资者认为电动汽车渗透率在放缓,你的观点是什么?
A:如果看乘用车市场,今年1-6 月增长了3.6%。单看增长,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两亿三千万辆,我们不认为乘用车市场还会继续这样增长,会维持现有规模,出现下降同样属于正常情况。中国市场的NEV渗透率已经超过50%,我们认为一旦超过这个点,电车会加快对油车的替代。以挪威为例,超过渗透率50%后很快达到了80%-90%。我们认为两年左右,中国汽车市场NEV渗透率会超过80%。
ICE品牌已经进入恶性循环,只能通过降价维持市场份额,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大众品牌,中国品牌还是国际品牌。这样的降价会损伤其经销商盈利能力、二手车残值。如今本田、丰田、GM都遇到了类似问题,我们认为接下来这些合资企业燃油汽车的处境会很艰难,其让出份额均会给到NEV。因此,EV、NEV 的渗透率会显著增长,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Q:就萤火虫品牌(firefly)产品线而言,在2025 你们会推出一到两款产品吗?
关于 FIREFLY,在2025年我们会进行发布和交付的,我们的产品准备工作非常顺利。
Q:SKYOS再7月发布,展现了我们软件自主开发能力,能否介绍下我们面临什么技术挑战?有什么优势?给用户带来哪些产品体验改进?
A:我们的 SKYOS是全球第一个完整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这是亮点也是难点。发展到今天不可能用分割的OS管理整个车的全身架构。我们从虚拟机到不同的MCU、ECU,再到中间件,我们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架构。我们经过4年时间投入2万多人月,完整做出来,很不容易。他让车变得更加安全,系统更加稳定,我们开发迭代的效率会更高。它解决了我们在智能车最后的大数据量吞吐的问题、跨域融合的问题、lantency 的问题、redundancy 的问题,解决非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从基础开始做,只在应用层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很高兴有这样的系统出来。后续 SKYOS会支持ONVO、NIO全系车型,包括Firefly,是蔚来所有产品的软件基石。
Q:其他收入和毛利情况,Q2非常好,怎么理解驱动因素?未来是否持续?随着销量的增长,能否看到我们充换电业务盈利?
A:其他收入的增长归因于售后服务效率提升。2月20日宣布了服务无忧的套餐,做了很多效率提升,提升了售后服务的盈利能力。随着我们去年把终身免费换电权益和整车销售解耦之后,付费用户随着销量的增加越来越多,这使得我们换电服务的收入和利润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其他业务亏损Q2有比较大收窄。相信随着销量的逐步增加和乐道的上市,这一块的盈亏平衡和盈利也不会太久。
关于换电站和换电业务盈利问题,1)我们单纯看换电业务本身,单日如果换电量超过60单,超充收费,单站就能实现盈亏平衡。目前我们超过2500个换电站,日均30-40单,距离60单距离不会太远。2)集团角度来说,换电业务目前还是亏损,一个原因是初期交付产品的时候,给用户提供了终身免费服务的选项给我们带来了亏损,另一个原因是这两年认识到换电站网络效应对卖车很重要,超前布局也会给我们带来亏损。$蔚来(NIO)$ $蔚来-SW(09866)$ $比亚迪(SZ00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