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9月05日
它有许多名字,其中一个叫“举世向往之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君士坦丁堡:举世向往之城,1453—1924》一书,讲述了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到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的近五百年历史。作者菲利普·曼塞尔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君士坦丁堡作为帝国首都、圣城、港口和旅行地的多重身份,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兴衰变迁、文化交融和社会冲突。

📖 **多元文化与融合:** 君士坦丁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拥有多种民族、宗教和文化。从拜占庭帝国时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这座城市一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书中描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展现了君士坦丁堡的独特魅力。例如,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后,虽然希望将之打造成一个纯粹的穆斯林城市,但由于这座城市规模庞大,并且承担着帝国的各种职能,多元文化共存成为现实,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商店、建筑和习俗。

⚔️ **革命与冲突:** 1908年的青年土耳其革命为君士坦丁堡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冲突。书中描述了革命前后君士坦丁堡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以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例如,青年土耳其党人以“自由、平等、友爱”为口号,推行宪政改革,但同时,也出现了极端主义势力,试图将伊斯兰教法作为最高法律,并限制女性的自由。

👑 **君士坦丁堡的魅力:** 君士坦丁堡作为帝国首都,拥有雄伟的建筑、繁荣的贸易和丰富的文化。书中描绘了君士坦丁堡的宫廷文化、艺术成就和社会生活,展现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繁华。例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杰作,它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象征。君士坦丁堡还曾是欧亚非大陆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 **时代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君士坦丁堡也经历了兴衰起伏。书中回顾了君士坦丁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但在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首都迁往安卡拉。

🌆 **君士坦丁堡的遗产:** 君士坦丁堡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书中总结了君士坦丁堡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以及它对现代土耳其的影响。例如,君士坦丁堡的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至今仍然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 **君士坦丁堡的魅力:** 君士坦丁堡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城市,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向往。书中通过对君士坦丁堡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它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 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之间的战略要地,北拥博斯普鲁斯海湾,南守马尔马拉海,一直是世界焦点。

🏛️ **君士坦丁堡的文化:** 君士坦丁堡的文化融合了拜占庭和奥斯曼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 **君士坦丁堡的未来:** 尽管君士坦丁堡已不再是帝国首都,但它仍然是土耳其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和经济资源。

🏆 **君士坦丁堡的意义:** 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908年8月20日,青年土耳其党的重要人物阿卜杜拉·杰夫代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需要一个先进和现代化的土耳其。那时,君士坦丁堡将会是光源,穆斯林将会前来,在这里不带偏见地学习科学和文明的理念。”

1894年成立的青年土耳其党,脱胎于1889年的反专制统治团体——奥斯曼同盟。它的成员以青年学生、军官、知识分子和国外流亡者为主,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保持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专制制度。

1909年初,正是青年土耳其党领导发动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并在那年4月执掌政权,随即推行“大奥斯曼主义”,对外奉行亲德政策。

菲利普·曼塞尔在《君士坦丁堡:举世向往之城,1453—1924》中写道: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后的君士坦丁堡一度为‘幸福门’的名号正名。一些行省城市还在抱憾苏丹专制主义的结束:在首都,民众则长期以来受到青年土耳其党宣传的润泽,他们在大街上互相拥抱。谢里夫阿里·海达尔挤在狂喜的人群中,经历了‘我人生中最甜蜜的时刻。只有那些经历过压迫和奴役岁月的人才能体会这一切’。

苏丹近侍的女儿、不久之后的女权主义者和作家哈莉黛·埃迪布回忆起穿过加拉塔桥的人浪‘发散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气氛,人们情绪激烈,喜极而泣,以至于人类的缺陷和丑陋在那一刻完全被抹去’。这座城市找到了新的角色。它既是帝国的首都,也是革命的总部。”

如今的土耳其,以安卡拉为首都,但它名气最大的城市显然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有着漫长且光辉的历史,它与它的前身君士坦丁堡,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活跃于历史长河。位于欧亚之间的它,北拥博斯普鲁斯海湾,南守马尔马拉海,始终是世界焦点。尤其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更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拿破仑看来,如果将整个世界设为一个帝国,那么首都一定是君士坦丁堡。

1909年的君士坦丁堡,承载着人们的新希望。《君士坦丁堡:举世向往之城,1453—1924》一书中写道:

“苏丹迅速地恢复了宪法,他因此树立起了从邪恶的近臣手中解脱出来的慈父人设。……明信片上,太阳在君士坦丁堡的圆形穹顶和宣礼塔上冉冉升起,阿卜杜勒哈米德在法语和奥斯曼语的‘自由、平等、友爱’标语的上方微笑,这象征着一种信念:革命是君士坦丁堡的新黎明。

当然,希望并非全部,书中还写道:

“在‘解放、平等、自由和公正’革命的同时,君士坦丁堡经历了一场类似现代极端主义的运动。一个叫‘盲人阿里’的传道者在法提赫清真寺里贬责宪法。1908年10月7日,他领导了一大群把斋群众去耶尔德兹宫见苏丹,苏丹在窗口现身。‘盲人阿里’向他呼吁:‘我们需要一位牧羊人!没有牧羊人,羊群无法生存!’

极端主义者要求实行伊斯兰教法的统治,查封酒馆、剧院,禁止摄影,以及终结穆斯林女性在城中公开行走的自由。他们的信仰体系是清教徒式的,和17世纪的伊斯兰教狂热派别卡迪扎德派类似。这体现出城中的伊斯兰生活有了自己的势头,独立于革命和宪法。之后,‘盲人阿里’被逮捕入狱。”

类似的激烈碰撞,在君士坦丁堡的漫长历史上并不罕见。当然,作为宫廷史学者,曼赛尔还书写了拜占庭王国时期的宫廷文化,欧亚非大陆贸易带来的璀璨。

无论碰撞还是璀璨,都因为君士坦丁堡的多元化。在文学艺术领域,多元化制造了太多杰作,在政治领域,苏丹亲卫队的人员组成一直令人津津乐道。当然,多元化有被迫成分,因为君士坦丁堡太大,又承载着各种国家机器和社会运转环节,穆斯林根本没有能力将之变成一座纯粹的单一民族城市。因此,多个民族在这座城市中共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商店、建筑和习俗。

1453年攻入君士坦丁堡后,穆罕默德二世发出豪言:“没有一个地方比君士坦丁堡更值得成为开创全球统一事业的起点”。这当然是妄想,但君士坦丁堡的“多民族主义”却使之成为“寰宇的庇护所”。

人世间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君士坦丁堡:举世向往之城,1453—1924》的开端,穆罕默德二世以征服者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君士坦丁堡,而在书的尾声,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任统治者阿卜杜勒·迈吉德乘坐东方快车匆忙离开君士坦丁堡。

王朝总有终结时,而在中间的漫长岁月里,君士坦丁堡兼容着多种身份——首都、圣城、港口,乃至旅行地等等,它还容纳了无数人对时代的想象、对未来的期许。也正是因为这包容,它才会成为“举世向往之城”。

《君士坦丁堡:举世向往之城,1453—1924》

[英]菲利普·曼塞尔 著,陈功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后浪,2024年9月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帝国 拜占庭帝国 历史 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