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春节乌托邦|7 天新传统塑造团
HAPPY NEW YEAR
2
0
2
4
春节乌托邦
过年了,春节来了
在广州,在自己家,
过春节就一定要看春晚,一定要听窗外的鞭炮声吗?一定要去不熟悉的亲戚家尬聊吗?
我想要身心放松,想要快乐,想要好玩,想要有意思,想要创作
过年了
年味得有,传统得有,人气得有,美食得有,节目得有
在西关古巷,有这样一处空间
一处神秘而梦幻的空间
如果说,这里是青年聚集地
如果说,这里是数字游民的一个家
如果说,这是青年人理想的寄托之地
如果说,这里是现世的乌托邦
如果说,这里是失意者的避难所
如果说,这是创意迸发的游乐园
会是用来开启春节新模样的地方吗?



这次我们
塑造传统

01
记忆中的过年

过年是什么,春节是什么。
我印象中的过年是忙碌的,从小年开始(腊月二十四),妈妈就开始忙起来了,招呼小孩打扫,趁着赶集日采买。春节期间,起码在年初五前,集市和商店都不会开,我们要在小年到除夕间的两期赶集完成过年期间所有物品的采买。
集市里,小孩拉着妈妈的衣角喊“买这个,我要这个”,不被理会之后,穿梭在大人的“诶呀,这太贵了,我认识那个老板的,你这卖贵了”的砍价声中,找到其他小朋友,看看别人的玩具,或者开启一场迷宫探索游戏,保证自己在集市散场前找到妈妈一起回家就好。青春期的年轻人是不进集市的,男生在马路边炫耀自己刚学的自行车技巧,女生在新开的书店门口挑租哪一本小说可以刚好可以看一周度过这个春节。爸爸们在某家朋友的店里,喝茶、抽烟、评评俄罗斯和美国,等妈妈喊帮忙。
准备是繁杂的
床被晒一遍,衣服收拾整齐,家具擦一遍,该洗的洗,该拖的拖。
过年小吃安排好,一天做酿豆腐,一天做牛肉干,一天做炸油果,还有角仔,蛋散,炸芋丸,油糍,黄粄......

社交压力从除夕开始飙升
和邻居分享刚做好的小吃
和邻居一起去某个神秘的河边换厨神爷的灶台沙
去外婆家“送年”
和叔叔伯伯家拉扯一遍去谁家吃年夜饭
终于,过年了,爆竹声,嗑瓜子声的混乱中藏着有序
除夕凌晨开始,村里舞狮队从祠堂领队,带着村里的年轻人,锣鼓喧天,爆竹声声 。
拜年从年初一到年初五,和其他亲戚商量好,一起行动,先去谁家,是否过夜(那时候公交还没有开到村里),今年的红包应该包多少,谁家小孩上高中了要多包多少,顺便复盘去年的收入,谁家没给今年必须拜到年,谁家带来的苹果和年货最差。
最后一幕,拜年。
在我记忆里,好玩,值得期待。
练了一年的象棋,和跳棋,今年一定要打败表哥
不知道今年上高中的堂姐会送我什么新奇玩具
舅舅会讲在他在远方的故事
奶奶会偷偷给我塞红包说不要告诉别人

02
从某刻开始,年味是需要叙述的

小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新衣服,新玩具,零食,红包,不带负罪感的接收。
读书的时候,过年是红包,比成绩,教其他亲戚作业的一段假期。
上班的时候,过年意味着额外一期年假,要好好策划怎么玩满 7 天,带着家人出去旅游。
2022 年做数字游民后,过年即没有趣味性也失去了时间的稀缺性,乏味更甚。反倒可随处可见关于“年味”的强调。
电视广告定义年味是在全红的家,一群穿着全红新衣服的人围坐在铺着红桌布的大圆桌,笑露八齿的喝可乐
电影定义年味是合家欢电影票
商家定义年味是囤年货,送大礼
短视频说年味是防亲戚大作战
微博上说年味是五天吃剩菜
red 书说年味是发癫实践会
所以年味是什么,是这些让人疲惫的事吗?

04
社区怎么过年

今年想在社区过年,那社区怎么过年的,社区有传统吗?
传统就是一段历史时期中的一群社会群体相认,给予认同感和归宿感约定成俗。有文字前,会因为口述传统不一致而相互唾弃甚至战争,有文字之后部分传统改进为社会规则,部分甚至进化到法律。 这些都因为历史阶段和社会群体的变化而变化。
那没有回家的我们,在社区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传统呢?
2022 年 12 月在 DNA 的时候我感慨,生活在数字游民社区就像过年回家,非常舒服,画画,晒太阳,玩游戏,赖床,听课,想做什么做什么,同时没有亲戚需要应付。
此后我就一直在生活在不同社区之中,出门前不是先找旅游攻略,是先找当地社区。YHA, DNA,CreatorHouse,NCC,Dana's,有空客厅,大理 +,向量空间,RW 实验室。
在社区,能感受到不需要牺牲私人领域和边界的真诚,不需要行业标准界定的专业,没有规划的快乐,没有地域限定的美食。
深夜 12 点坐在路边弹 ukulele,在河边和狗狗抢飞盘,被伊斯坦布尔被猫猫夺食之后大笑,搭铁硼做快闪咖啡屋到错过末班车,在雨声中下象棋,分享会中一拍即合做新项目。
过程中有痛有幸福
上岛 Space - 关了
芭比快闪咖啡屋 - 亏了
CreatorHouse_Istanbul - 累了
全女 Web3 新手村 - 亏欠人情
女书国际宣传会 - 刚出发
Herstory 社区 - 努力建设中
成绩不斐然,但谁又在乎呢?每个活动和项目里大家在现场,我在现场,我们一起创造过独属于我们的场域,我们真切的体验着的场域。
我要把这种场域延续,从【DNC 数字游民基地·广州】开始,从建社区的“年味”,社区的“传统”开始!
DNC 位处世界文化遗产粤剧博物馆旁,西关“最美老街”,“广州最美骑楼街”的永庆坊里


这有 10 个休息位,一个超大天台,一个能容纳 40 人的活动室,一个有 27 个工位的办公区,还有一个小图书馆,休息室。





05
来广州,塑造春节新传统

这个春节,我们向所有青年人发出邀请,住进 DNC 数字游民社区,与一群数字游民共建社区自己春节传统。
这个传统里可以是
?一人一道菜
?️搓麻将
?逛花街
?看纪录片
?清晨小酒馆
?️对月吟唱
也可以是
?晒着太阳桌游
?凌晨压马路
?月下冥想
?狂野画作
?Steam/Switch 大作战
?️全城捡垃圾
?咏春拳实战
?♀️八段锦锻炼
......
?甚至上点技术,出点成果的
1. 当地民俗田野调查
2. 城市春节新传统观察
3. 街头采访
4. 手工作坊
5. 接春节期间工作人员下班,提供社区聚餐
......
如果你也想在社区起过春节,如果你还没有想好怎么过,或者你只是好奇数字游民社区,欢迎来这里试试。

06
招募信息

我们招募 10 位春节共居伙伴,若干在地活动参与朋友。
1、招募对象:
(1)在广州的青年人
(2)到广州游玩的人
(3)留学生
(4)广州本地人
2、主办方:DNC 数字游民基地·广州
3、活动性质:工作人员引导,活动参与者自行组织
4、时间:2024 年 2 月 9 日 -14 日(7 天起可续)
5、地点:广州永庆坊 DNC 自享社区
6、费用:999 元 ( 其余时间每日单价 150 元 / 天,活动费用 AA)
7、优惠:每策划协调一场活动,可减免 50 元,最多可减免 250 元
8、人数:10 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9、报名方式:

入群一起规划活动
图片丨来自网络和自己拍的
海报|Herstory 共建
排版|Bala
文字丨 Bala
* 在犹豫安全问题和环境友好程度?我是 Bala,Herstory 女性社区发起人之一,我也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包容和真实的青年空间,因此,如果您对这个活动感到兴奋,我鼓励您报名申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