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40亿年前,一颗直径约3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木星最大的卫星Ganymede,造成这颗太阳系最大卫星的轴心发生偏移。该撞击事件规模巨大,其大小约为结束地球恐龙时代的小行星的20倍,是太阳系中留下痕迹的最大撞击事件之一。这次撞击导致Ganymede表面形成同心圆的沟槽,并使其自转轴发生偏移。
🪐 Ganymede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比水星还要大,与月球相似,它被母行星潮汐锁定,代表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它所绕行的行星。
💫 Ganymede表面存在同心圆的沟槽,这些沟槽围绕着一个点,研究人员于1980年代得出结论,这些沟槽是由一次重大撞击事件造成的。
💥 神户大学的平田直之(HIRATANaoyuki)通过模拟计算出撞击小行星的直径约为300公里,并创造了一个直径在1,400-1,600公里之间的暂时性陨石坑,还导致了Ganymede自转轴的偏移。该撞击事件规模巨大,其大小约为结束地球恐龙时代的小行星的20倍,是太阳系中留下痕迹的最大撞击事件之一。
🚀 研究人员通过与冥王星上曾经导致其自转轴偏移的撞击事件进行类比,证实了Ganymede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件。
🔭 这次撞击事件对Ganymede的演化和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我们了解太阳系早期演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大约 40 亿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木星最大卫星 Ganymede。一位神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撞击导致了这颗太阳系最大卫星的轴心发生偏移,并证实这颗小行星的大小约为结束地球恐龙时代的小行星的 20 倍,造成了太阳系中留下痕迹的最大撞击事件之一。Ganymede 比水星还要大,与月球相似,它被母行星潮汐锁定,代表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它所绕行的行星。在背对着行星表面的大片区域上被形成同心圆的沟槽所覆盖,这些同心圆围绕着一个点。研究人员于 1980 年代得出结论,这些沟槽是由一次重大撞击事件造成的。神户大学的平田直之(HIRATA Naoyuki)是第一个意识到撞击位置几乎精确地位于远离木星的子午线上的人。藉由与冥王星上曾经导致其自转轴偏移的撞击事件进行类比,这暗示着 Ganymede 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件。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计算出小行星直径约为 300 公里,并创造了一个直径在 1,400-1,600 公里之间的暂时性陨石坑,还导致了自转轴的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