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09月03日
我国首次鉴定出猴痘新谱系,专家:本土大流行可能性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我国科研团队首次鉴定出猴痘C.1.1新谱系,专家表示其致病率、传染性未明显变化,我国本土大流行可能性低,同时介绍了猴痘的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

🐒猴痘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与目前主要流行分支相比无明显变化,我国本土大流行可能性很低。近期亚洲出现首例猴痘Ib变异株病例,该变异株有新特点,如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有妇女和儿童感染病例。

👩‍⚕️临床中,90%以上猴痘病例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感染,特别是性行为接触。虽理论上存在呼吸道传播,但实际传染性相对较弱。女性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猴痘,儿童因自我保护意识差,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接触污染环境而感染。

💉我国猴痘病例以IIb分支为主,致病力相对较弱,病死率较低。预防猴痘要避免与健康不明人群皮肤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皮肤有伤口时在人流密集场所要注意自我保护;猴痘感染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国际医学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最新研究:首次鉴定出猴痘C.1.1新谱系。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未发生明显变化,猴痘在我国本土大流行可能性很低。

李侗曾介绍,根据最新研究结果,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与目前IIb等猴痘主要流行分支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此外,近期亚洲出现首例猴痘Ib变异株病例。与其他猴痘病毒相比,Ib变异株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有妇女和儿童感染病例等新特点引发关注。对此,李侗曾表示,临床中,90%以上的猴痘病例是通过皮肤密切接触而感染的,特别是在性行为接触中感染。虽然理论上存在呼吸道传播方式,但在实际传染性相对较弱。

关于Ib变异株出现妇女和儿童感染病例,李侗曾表示,女性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感染。儿童则主要因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通过皮肤密切接触被感染,或接触被疱疹液污染的环境,再通过手接触自身伤口或黏膜而感染。

“目前我国猴痘病例以IIb分支为主,其致病力相对较弱,病死率较低。”李侗曾说,猴痘在我国本土大流行可能性很低,公众不必过于恐慌。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预防猴痘首先要避免与健康不明的人群发生皮肤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皮肤有伤口时,在人流密集场所应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可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猴痘感染者如果有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痊愈前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猴痘 C.1.1谱系 传播方式 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