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老师的话剧《鳄鱼》在苏州成功举行首演,话剧精巧的编排和魔幻的剧情让观众击节赞叹,原作莫言老师也给予了话剧极高的评价,坦言“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看过戏的观众也回味无穷,直呼“信息量巨大”“回味无穷”,也有人认为“从人物身上看到了自我”。
《鳄鱼》话剧自此开启全国巡演,将于5月10日在杭州剧院上演。准备看剧的朋友可以先从莫言老师的原著读起,看过话剧还觉得不够过瘾的朋友也可以回顾一遍原著,再次感受那条“欲望之鳄”!
《鳄鱼》
莫言 著
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3年6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5月3日晚,由莫言编剧、王可然执导的话剧《鳄鱼》在江苏苏州湾大剧院举行首演,以巧妙的情节设计、独特的舞台呈现手法,带领观众洞悉潜藏在人性深处的“欲望之鳄”。自此,全国巡演正式启动,5月10日和11日为杭州站!
环视四周,偌大的剧院内座无虚席,3小时的演出时间里,全场先后响起20多次掌声,热烈如潮、经久不息!
话剧《鳄鱼》缘何能赢得观众掌声?坐在台下全程观演的莫言有自己的见解。
“很多的情节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这说明我们的创作团队,确实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造。每个演员都对各自的角色有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演绎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莫言说,一部好的戏就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它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这个镜子面前照见自我,“这样一种观摩,这样一种欣赏,就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也是对自己人生一种的观照。”
该剧分为四幕九场,故事情节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会说话的鳄鱼,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阵容方面,话剧《鳄鱼》集结了一批精兵强将,作曲家梅林茂为《鳄鱼》带来创作生涯中的首次戏剧原创音乐,法国艺术家菲利克斯·德尚-马可、安东·格朗科恩担任舞美设计,玛缇德·富尔提耶-盖丹为该剧灯光设计,服装则由玛卓兰·芒梭设计。央华戏剧还大胆创新,将电影级别的视觉制作技术应用于戏剧舞台,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数字“鳄鱼”。
演员方面则吸纳了赵文瑄、张凯丽、邓萃雯等一批“老戏骨”。饰演“单无惮”的演员赵文瑄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在艺术戏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这个人物(单无惮)人如其名,在面对欲望诱惑的时候,可以说是无所畏惧。”饰演“巧玲”的演员张凯丽直言,“这是从艺40年来最具挑战的角色”。饰演“瘦马”一角的邓萃雯说,排戏的过程让她好像去上了一个大学课程,一直在学习,“上完这个课程之后,还可以再演30年。”
首演现场除了普通观众以外,还吸引了不少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学者到场观摩。“话剧《鳄鱼》是一封献给众生的平安书。”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同道认为,莫言先生借助鳄鱼这一特殊生物,为人性拍摄了一张“X光片”,让大家透过纷繁芜杂的日常生活反省自身,扪心自问“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去哪里?”等问题。
“导演以各种舞台手段,布景灯光、音乐音效,以及中心道具——鱼缸里越来越大的鳄鱼,形象地演绎了这一悲剧。而赵文瑄、张凯丽等优秀演员更以出色的表演,将人物的内心进行深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认为,观众能够在演员们时而忧郁,时而激昂,时而又不乏滑稽夸张的表演中,得到感染与启示。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成瑜
以上剧照来自摄影师:宋词
◆ ◆ 阅 读 ◆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后台 |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莫言读书会 出品 | 编辑: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