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08月29日
全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发布:撞击坑识别准确率超8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了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该模型基于通义系列模型,结合RAG检索增强等技术,能够识别月球撞击坑,并回答相关问题,例如撞击坑的形态、大小和年代。该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将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提高科研效率。

🚀 **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应用场景:** 月球专业大模型的最佳落地场景是月球撞击坑识别,它能够快速识别月球撞击坑,并回答相关问题,例如撞击坑的形态、大小和年代。

🧠 **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工作原理:** 月球专业大模型以视觉、多模态及自然语言等通义系列模型为基模,结合RAG检索增强等技术,能够从17种多模态数据中(包括光谱、高程、重力等数据)判定图像对应的模态类型,并调用通义语言模型回答相关问题。

📈 **月球专业大模型的优势:** 月球专业大模型能够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提高科研效率。该模型在月球撞击坑识别上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

🌌 **月球撞击坑识别的重要性:** 月球撞击坑的大小、深浅、形状等特征是人类对月球地质演化研究的重要依据。目前月球上直径一公里以上的月球撞击坑数量已超100万个,直径一公里以下的撞击坑数量至今无法确定。如果完全依赖人工,完成所有的识别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今天,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

月球专业大模型以视觉、多模态及自然语言等通义系列模型为基模,结合RAG检索增强等技术,于阿里云百炼专属版进行微调及训练。

这次发布的月球专业大模型的最佳落地场景是月球撞击坑识别,将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能提高科研效率。

据了解,月球撞击坑的大小、深浅、形状等特征,是人类对月球地质演化研究的重要依据。目前月球上直径一公里以上的月球撞击坑数量已超100万个,直径一公里以下的撞击坑数量至今无法确定。如果完全依赖人工,完成所有的识别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而现在,科研工作者只需输入月球撞击坑图像和相关问题,月球专业大模型即可调用通义视觉、多模态模型,从17种多模态数据中(包括光谱、高程、重力等数据)判定该图像对应的模态类型。

通过检索知识库、调用通义语言模型,月球专业大模型可回答该撞击坑的形态、大小、年代等相关问题,并给出推理过程。

中国科学院地化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在月球撞击坑识别上,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月球科学 专业大模型 月球撞击坑 人工智能 阿里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