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慢跑者397,(https://xueqiu.com/7816213565/302732649)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我看了炬光半年报的感受:对smo和Heptagon资产的整合以及公司内部业务和治理的整合初现成效!
具体如下:
从业务上看
以23年上半年的主营产品数据为参照基准,以前的营收大头半导体激光业务(FAC和预支金锡材料)因为拒绝大客户降价导致的营收下降缺口 (大致是5千万)已经基本由泛半导体和汽车应用两块业务的增量分别是3.5千万,和3千万,给对冲掉。
另外,激光光学业务也增加了3千万,我个人估计是很大一部分是原SMO的光通信相关产品(光发射模块(TOSA)、光接收模块(ROSA)、光子集成电路(PIC)、共封装光学器件(CPO)) 起量导致,但是炬光没有进一步的细分,所以这一块的具体数据还是要在交流会上问老刘。
医疗健康业务也增加了小2千万。去年全年才1千万出头,今年上半年就2400万,这个增量也是非常值得记录一下。
参照去年的历史数据,泛半导体业务的订单大头主要是集中在三季度,所以下半年泛半导体业务可以有凭着更多的期待。 激光雷达的定点在三季度也会进一步起量。
如果汽车照明投影业务也开始起量,那么炬光扭亏为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前两天看到炬光韶关开始大规模招人招工,我觉得汽车照明业务起量这事应该是很靠谱的)
从经营质量上看:
1 毛利率整体略有下降主要是汽车应用还没有整合完毕,毛利率为负(-29%)所拖累,去年是65%。
2 泛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从49%下降到36%,结合营收从1500万上升到4900万,炬光这个以价换量的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
3 半导体激光业务的毛利率从23年的42% 上升到46%,这说明炬光终于顶住了大客户的价格压力,稳住了这块业务的盈利能力。其实正是炬光在业务上的多元化布局才让炬光有更多的议价能力,顶住了个别业务大客户的价格压力。
我觉得这其实应该是半年报一个亮点!
4 净利润亏损环比收窄,个人希望老刘在业绩交流会上对下半年汽车应用业务整合进度和展望给出详细的说明。
从技术和产品迭代上看:
1 激光雷达业务的研发已经基本完成,后面都是为具体客户定点项目的定制化研发
2 泛半导体的退火系统和键合模块,以及脱毛光模块的研发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3 光通信领域的光学透镜是唯一的新研发项目,这个项目首先研发投入小,只有350万,而且周期短大致只有三期就可以结束。而且这个项目已经开始客户导入
从在研项目看,我个人认为老刘在去年业绩交流会上的反思用具体行动体现出来,即:更加务实考虑市场效益,不盲目铺摊子。
总的来说,当下的炬光处于一个并购资产的整合期,公司业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塑优化器。在这个阶段,炬光的半年报还是看到很多亮点:对之前经营研发中的反思承诺的行动兑现,具体业务上的扎实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