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8月28日
别了,通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持有通威股份近三年,决定卖出。阐述了A股市场的变化,包括跌幅大、跌时久、跌的理由多,认为市场生态已改变,以后会成为常态,决定采用短平快策略。

🥺近三年持有通威股份,作者认为失败至极。市场变化巨大,不再是熟悉的生态,以前的交易策略难以适应,必须改变才能生存。

😮A股市场跌幅大且时间长,与以往不同。行业见底股价未必见底,不少光伏股近期创新低,且跌的理由众多,好预期也可能大跌。

🤔作者认为A股市场在港股化,只有极少数板块上涨,大部分板块下跌。游资兴起导致非题材股交易萎缩,题材炒作热情高。

💪基于市场情况,作者决定改变策略,采用短平快策略,只做边际改善和确定预期,预期兑现后及时跑路,虽艰难但为求生存。

来源:雪球App,作者: 投机亦有道,(https://xueqiu.com/3621041874/302622712)

从2021年11月开始买入通威起,至今已经快3年了,今天终于要下决心卖掉通威,也许是割到了最底部,也许后面还有新低,已经很难判断了。总的来说,这三年持有通威,失败的一塌糊涂。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决定,因为A股市场已经变天了,不再是以前那个熟悉的生态,我以前的交易策略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必须改变策略才能生存。

这三年,一直持有通威,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通威和光伏板块身上,对市场、对其他行业,几乎失去了最基本的了解,导致A股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竟然一无所知,最终铸成大错。七月初的一波暴跌,让很多人损失惨重,也彻底打消了我还指望通威能回本的念头。

可能还有很多人认为现在是熊市,所以跌的多,等牛市来了就可以很快涨起来了,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基本面见底,股价起码可以稳住,熬一熬,等光伏下一个周期,肯定可以突破上一个高点,但我现在已经改变这种想法了。如果说熊市的话,2018年要比现在低迷的多,两市3500只股票,成交量不足3000亿,而这两三年,两市5000只股票,但成交量平均也在7000亿,无论如何市场表现也应该比2018年好才对,但事实上,亏钱效应要比2018年严重的多。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牛熊市的问题,而是A股的生态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两三年,A股市场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一、跌的幅度大,跌的时间长。回顾2021年以前的市场,只要不是垃圾题材股,即使是行业最差的时候,跌幅也不大,跌的时间最多也就1年,如果说是成长性行业,更是基本面还没见底,股价已经见底了,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的赣锋锂业,股价提前行业一年半开始走主升。我对比了多轮A的牛熊周期,没有那一次像最近两三年一样,跌的如此惨重,提前行业见顶一年半,股价就开始跌,一直跌到行业见底。行业见底,股价就见底了吗?还没有,不少光伏股近期又开始创新低了。跌,可以提前跌,但,涨,不会提前涨。

二、跌的理由变得更多了。风格不对,跌;预期变差,跌;增速放缓,跌;毛利降低,跌;业绩下滑,跌。这些都是大跌的理由,还不算各种小跌。最可怕的是没有好的预期也要大跌,比如,机场、影视、旅游、酒店,业绩出来以后,股价比大亏的时候还要低,我之前以为这只是短期现象,觉得是不是当时困境反转炒过头了?但是看最近猪肉股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温氏股份很快就要跌破去年的最低点,牧原股份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光伏板块半年报预告时的低点,未必能守住,还要看后面利润能不能释放出来,不但要有利润,还要让市场看到利润持续增长的预期,不然还要跌,这也是我不敢再坚守通威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光伏离那个确定的预期还有很远的距离,而在这个预期出来之前,股价会跌到多少,根本就没有办法预测。

那么,这些盘面现象是短期现象还是会变成常态?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如果只是短期现象,那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如果变成常态,那是熬不过去的,必须要改变策略,才能生存。我思考一番后,觉得这以后会成为A股的一种常态。这三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每一年都是只有极少数风格鲜明的板块上涨,大部分板块下跌,2022年是微盘股,2023年是AI,今年又是高股息,年年如此,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偶然现象了。我自己觉得,这可能是股票数量快速扩容以后,开始量变产生质变了,这种现象很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

A股不是在美股化,而是在港股化,就是极少数板块上涨的估值扩张,以及,大部分板块下跌的估值压缩,压缩到多少才算合适,没有人能知道,那是资金最后博弈出来的结果。可能很多人会说,A股的成交量比港股大多了,怎么可能港股化?我自己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A股和港股最大的不同是,港股虽然总的成交量少,但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头部公司上,但A股会有大量的资金会被题材股分散掉,集中在头部公司的成交量很有可能是减少的,当然我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只是单纯的感受。比如,就拿通威来说,按照以往A股的经验,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当成交量下跌到最高成交量的十分之一以后,股价基本就见底了,通威这一轮最高的成交量是100亿,按理说10亿的成交量就差不多了,所以,我在通威成交量到5亿的时候就觉得肯定到底了,但现在2亿了还没见底。而且,很明显能感受到,盘中买盘非常少,100手以上的买盘基本都算大单了。所以,尽管我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但从盘面的感觉上来说,A股非题材股的单股成交量是在下降的。

这两三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游资很久没有这么兴风作浪过了,游资的兴起,也是导致非题材股交易萎缩最直接的原因。按理说,股票市场扩容,不是利好头部,利空题材吗?怎么反过来了?这也是我这两三年非常费解的,这应该是A股的独特现象。虽然,我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但从人性的角度也很好理解,一个股票市场,到底什么样的股票会受追捧,根本不是什么公司好不好啊,现金流啊,商业模式啊,最重要的是我买了能不能赚钱,能赚钱就是好股票。而这两三年,各种赛道跌的一塌糊涂,消费股业绩还在增长,只是因为预期差就跌的面目全非了,亏钱效应不但不比游资主导的题材股少,还可能更大,这种情况下,对于大部分的中间派或者骑墙派,哪种风格的股票吸引力更大?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尽管今年那么多的暴雷后的暴跌,以及退市的增多,依然打击不了大家炒作题材的热情。

我个人觉得,A股一直都是题材股炒作的最佳土壤,之所以,2021年之前有一大波赛道股行情,很可能也不是A股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之前的证监会严厉打击题材炒作,动不动就关小黑屋,逼着游资也去炒赛道。而现在,题材炒作已经没人管了,只要合规就可以随便炒作,所以,现在的A股才是真正的常态吧。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我以后肯定是要改变策略了,准备采用短平快的策略,只做边际改善,确定的预期,预期兑现以后还要及时跑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以前,行业低谷的时候要长期持有,但那是因为低谷以后股价不会再大跌了,而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持续增长的预期没有确定,股价随时都会大跌,虽然跌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跌几乎是一定的。以前打埋伏,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要开始布局,现在不敢了,我跟踪的一些其他行业低谷的股票,两三个月再跌掉百分之三五十的很多。另外,长期持有的另一个坏处是,当发现其他股票有机会的时候,因为长期持有已经深套,根本没有办法再去抓取新的机会。所以,现在的A股市场,持有股票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以前说只输时间不输钱,现在是时间也输了,钱输的更多。只有一种股票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就是那种每年极少数上涨的板块,比如现在的银行,业绩不涨,股价涨,这种钱要运气特别好才能赚到。当然任何策略都是有好处,必然也有坏处,短平快的策略,最大的坏处就是要跟踪非常多的行业和股票,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每天需要听大量的电话会,因为好的预期的形成,只有在电话会里才能捕捉到,看财报、看研报,都已经晚了,看线,那就更晚了。

跟踪了三年的通威,没有等到下一轮周期的高光时刻就此离开,心里面有万般的不甘,尽管我坚信下一轮周期,通威一定是一只大牛股,但没办法,我没有无限现金流法,没有跌多少都可以云淡风轻的心态,虽然短平快的策略更加艰难,但还是要去做,不然,在A股就没法生存下去。等通威的基本面明朗的时候,我还会回来的,我预期是明年下半年,到时候再说吧。

$通威股份(SH600438)$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通威股份 A 股市场 策略改变 市场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