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8月28日
为何次新股的大股东一解禁就想减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揭示了新股解禁后大股东千方百计减持的现象,分析了其通过资产评估、询价定价、上市首日抬价等手段放大泡沫以获利的过程。

🎯发行前资产评估有猫腻,第三方评估公司受IPO方雇佣,将资产虚高评估,如办公室的画、门卫室、运输车队、地皮、办公用品及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评估都存在问题,导致发行人成本被虚增。

💡询价定价再次放大泡沫,IPO前发行人通过向客户压货、虚构客户增加销售提升业绩,与客户签订阴阳合同提高销售价格实现净利润增长,机构受好处费将IPO定位抬高,导致公司上市前业绩高增长,上市后下滑。

🚀上市首日再次放大泡沫,二级市场专业抬价资金将新股发行价抬高,使打中新股的机构、PEVC及董高监可在未来以好价格减持,大股东虽股价跌破发行价仍能暴利减持。

来源:雪球App,作者: 浙江30年老股民,(https://xueqiu.com/8058044534/302690795)

很多次新股满3年一解禁,大股东就千万百计想卖出,哪怕是已经破发,或是破净也要通过协议转让等方式来减持。

很多二级市场投资者看不懂,认为股价破发破净了,这么便宜却还要减持,不合理啊!

那是对大股东的持股成本不了解。

著名的刘教授曾多次在媒体上披露过,他以前曾做上百家IPO的CASE,发行人通过三级跳来放大泡沫,最后减持获利,成为亿万富翁。

老股民来展开分析一下:

第一级跳,发行前的资产评估有猫腻。帮凶:第三方评估公司。

第三方评估公司被IPO方出钱请去进行评估,那么评估时资产虚高是相当正常的事。

比如办公室里的一幅画,100元的成本,评估成1万元,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这东西,普通人根本不懂。

比如公司的一个门卫室,造价50万,评估成300万。

比如公司的一个运输车队,资产200万,评估成500W,估计也没人能发现。

还有地皮 办公用品啥的,都往高了评。

至于那些专利等知识产权啥的,那评起来就没边了,一条专利,你评估成1W可以,评估成500W,那也可以。

所以,股票面值是1元,刘教授就直言不讳地讲,发行人的成本也就3毛4毛最多了,意外之意是里面的7毛6毛是水分,靠评估虚胖出来的。

然后发行人拿着1元面值去发行询价,询价得看公司的业绩。

二,第二级跳,询价定价再次放大泡沫。帮凶:参与询价的机构。

浙江国祥IPO被曝光的报道中不难看出,

IPO前发行人会向客户大量压货甚至虚构客户来增加销售提升业绩,

还有和客户签订阴阳合同,阳合同中销售价格不断提价,来实现净利润不断增长,阴合同还是按原价供货,甚至跌价。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IPO公司的利润数据非常漂亮,赢利能力非常强。

机构们一看,又私下拿了点上市公司的好处费,便将IPO定位一抬再抬,20元,50元,100……都有。这里提醒一下,发行人手里的成本是3毛4毛。

所以,公司上市前的几年业绩都是年年高增长的,上市后业绩便一路下滑,被人笑称为上市即巅峰。因为客户压的货毕竟是要消化的,阳合同中的价格毕竟是假的,还是要跌落到真实价格的。前面有拔苗助长,后面必然就有销量下滑,毛利下滑,业绩下滑。

第三级跳,上市首日再次放大泡沫。帮凶:二级市场专业抬价资金。

比如新股发行价20元,上市首日收盘价在40~100元的区间。

比如前不久上市的珂玛科技利安科技上市首日就被资金抬了3倍收盘,

汇成真空上市首日被资金抬了7倍收盘。

结局

股价抬高的目的便是让打中新股的机构(90%当天解禁)、PEVC(一年解禁)以及董高监(6个月解禁)在未来可以减个好价格。

以首日收盘价60元来举例,上市第2天股价便开始一路下跌,按1/4定律可知,股价到大股东解禁前后会跌到15元。15元已经跌破发行价20元

但大股东的成本是3毛4毛,你觉得便宜,但它还是以协议转让或询价转让的方式13元给了私募,私募13元成本,在15元开始疯狂卖出,喝了点汤便走了。

而大股东则吃大肉,3毛4毛成本按13元减持,还是暴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股解禁 资产评估 询价定价 股价泡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