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公司动态
● Google任命Character AI创始人担任Gemini项目联合技术负责人;
● 地平线组建具身智能团队;
● 小鹏第二季度毛利率连续4个季度增长;
● 百度广告业务连续3个季度下滑,搜索结果中18%内容由AI生成;
● 小米汽车第二季度交付2.7万辆,预计毛利率下半年增长;
● 滴滴第二季度扭亏,净利润达16.97亿元;
● Waymo Robotaxi订单3个月内翻番;
● 微软调整Azure云部门结构,并调整收入增长预期;
● 苹果App Store高管离职,业务团队将一分为二。
大公司
Google任命Character AI创始人担任Gemini项目联合技术负责人
8月22日,Google向公司员工发放的备忘录显示,公司任命Character AI创始人Noam Shazeer担任Gemini项目联合技术负责人,与其他联合技术负责人Jeff Dean、Oriol Vinyals共同管理该项目。
新皮层曾报道,自2022年9月上线以来,Character AI的个性化聊天机器人迅速走红,成为最受关注的明星AI公司之一。目前已有上亿用户在该网站上定制自己的AI,总数超过千万个。但今年以来,Character AI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在下降,今年5月其独立访客量为1260万,已经低于去年同期的1480万。
Character AI也计划转投大公司旗下。7月时有消息称,Character AI与Google、Meta以及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就合作开启初步谈判,目标是以部分的知识产权共享换取合作伙伴的计算资源。最终,Character AI选择了Google,联合创始人Noam Shazeer、Daniel De Freitas以及部分员工已于8月初加入Google。
地平线组建具身智能团队
8月19日,有报道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组建了一个具身智能团队,负责人为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目前该团队有大约50人。
余轶南于2015年加入地平线,为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先前在地平线负责智驾算法业务下的低阶方案Mono团队和中阶方案Pilot团队。该具身智能团队还有一位主要负责人苏治中,他原来是地平线智能驾驶感知研发部的负责人,于2017年加入地平线。余轶南和苏治中均向CEO余凯汇报。
2024年1月,地平线成立了全资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主要研发消费级机器人的底层计算平台,而地平线内部的新具身智能团队主要研发具身智能软硬件。
小鹏第二季度毛利率连续4个季度增长
8月20日,小鹏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小鹏第二季度营收为81.1亿元,同比增长60.2%;净亏损12.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8亿元)大幅收窄;毛利率提升至14%,已连续4个季度增长。
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毛利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降本的效果兑现、高效运营管理,以及与大众的战略技术合作带来的收益。理想、蔚来的最新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0.6%和4.9%,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15.4%,而特斯拉今年的毛利率维持在17%的水平。
第二季度,小鹏共交付电动汽车30207台,同比增长30.2%。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在4.1万台至4.5万台之间,总营收将达到91亿元至98亿元。
今年7月底,小鹏召开了AI智驾技术发布会,向全球用户全量推送了新版OTA(车机系统)AI天玑XOS 5.2.0,同时小鹏智驾从「全国都能开」升级为「全国都好用」,实现「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的全量开放。
百度广告业务连续3个季度下滑,搜索结果中18%内容由AI生成
8月22日,百度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339亿元,同比接近持平;净利润同比增长5%至55亿元。
百度营收主要分为爱奇艺分部以及百度核心分部。其中,爱奇艺会员收入同比下降9%,导致百度旗下爱奇艺分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百度核心业务包括在线营销、智能云、智能驾驶等业务。该季度,百度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至267亿元,经营利润率由上年同期的17%上涨至21%。
以广告为主的在线营销业务同比下降2%至192亿元,主要是受到宏观环境的疲软与竞争压力影响。这是在线营销业务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滑。百度称,广告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是在搜索结果中呈现越来越多的生成式内容,尽管「目前这部分业务尚未实现变现」。根据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上提供的数据,人工智能生成的搜索结果比例上升,5月中旬的搜索结果中有11%的内容来自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最新的数字是18%。
此外,百度核心业务中,包括百度智能云、智能驾驶在内的非在线营销业务收入为75亿元,同比增长10%,主要受到智能云业务推动。
李彦宏称,在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下,百度智能云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至51亿元,实现持续盈利。上季度百度智能云的同比增幅为12%。同时,本季度AI对智能云收入的贡献比例进一步提升至9%,高于上一季度的6.9%。此外,客户对于文心大模型API的调用在增加。今年5月,文心大模型的日均API调用量在2亿左右,目前已经增长到了6亿多,日均tokens文本处理量约1万亿。
在智能驾驶方面,武汉是百度Apollo Go业务最大的运营区域,武汉车队有大约400台车,为当地900万居民提供服务。「我们目前在武汉出租车服务市场的占比仍然很小,大概在1%。」李彦宏表示,Apollo Go的业务重点仍然是在关键城市实现收支平衡。截至7月28日,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全国累计提供超700万次乘车服务。
参考链接
https://ir.baidu.com/static-files/e05bd320-83ec-4540-8910-385f382419e0
小米汽车第二季度交付2.7万辆,预计毛利率下半年增长
8月21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2%至8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61.8亿元;集团整体业务毛利率为20.7%,上年同期是21.0%。
自这一季度开始,小米财报把业务分部拆分为手机 × AIoT、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两个部分,手机 × AIoT分部涵盖了智能手机、包括广告和智能电视在内的互联网服务等。
其中,手机 × AIoT分部收入同比增长22.5%至825亿元,21.1%的毛利率相比上年同期的21.0%略有提升。其中,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27.1%至465亿元,出货量同比增加28.1%至4220万部,毛利率为12.1%,同比下降9%。小米手机该季度每部平均售价(ASP)为1103.5元,相比上年同期略降0.8%,主要是由于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平均售价较低的新兴市场的销售量增加。因而,手机 × AIoT分部的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受到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包括广告和智能电视在内的互联网服务等毛利率的提升推动。
另外,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收入64亿元,毛利率为15.4%,高于特斯拉7月发布的13.9%的最新季度毛利率。该分部的 经调整净亏损为18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是小米SU7系列发布后的首个完整交付季度,交付量为27307辆,预计今年11月提前完成累计交付10万辆新车的目标。目前,SU7系列的月交付量稳定在1万多台。
财报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称,小米汽车15.4%的毛利率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此外他表示,小米手机在高价位段取得了进展,称「明年小米的重点就是10000元(档位的手机)」。
滴滴第二季度扭亏,净利润达16.97亿元
8月21日,滴滴发布截至6月底的2024年第二季度未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滴滴第二季度营收为5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实现净利润16.9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净亏损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具体来看,第二季度,包括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核心平台交易量为38.75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7.4%。其中,中国出行总单量为30.04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2.3%;国际业务总单量为8.71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39.1%。以此数据计算,滴滴第二季度中国出行及国际业务日均单量分别达3300万单、957万单,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单量的提升也带动了交易额的增长。第二季度内,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9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其中,中国出行总交易额7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国际业务总交易额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3%。
Waymo Robotaxi订单3个月内翻番
8月21日,Waymo宣布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美国的每周付费出行次数已突破10万次,较5月报告的5万次翻倍。目前,Waymo是美国唯一一家商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商,拥有约700辆Waymo One自动驾驶汽车。上月,Alphabet宣布将对Waymo追加50亿美元投资。
在声明中Waymo表示,在旧金山、凤凰城和洛杉矶等商业服务运营城市中,旧金山是它「提供了最多的出行服务」的城市。此外,Waymo将其在凤凰城的服务范围增加了230多平方千米,使其成为美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区域。Waymo也将旧金山的服务扩展至加州的戴利市、布罗德莫尔和科尔马3个新区域,并在旧金山都会区的高速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车辆。
此外,Waymo在周一公布了「第六代」自动驾驶系统的细节。在不需要安装更多昂贵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情况下,该系统能够让Waymo自动驾驶汽车具有更清晰的视野、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更多的功能,在更多种天气条件下提供服务,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微软调整Azure云部门结构,并调整收入增长预期
8月21日,微软宣布调整业务部门结构,并调整了下一季度的部分业务预期,以便更清晰地向投资者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对其业务的贡献。
具体来看:
·Office商业产品和云服务、Power BI、企业移动性与安全和Nuance部门将从Azure智能云业务转入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
·Copilot Pro人工智能生产力工具将从Azure智能云业务转入更多个人计算部门;
·部分搜索和新闻广告收入从更多个人计算部门转入Azure智能云业务;
·Windows商业产品和云服务从更多个人计算部门转入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
随着业务的调整,微软还更新了重组后各部门的 2025 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展望。
·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上调至277.5亿至280.5亿美元;
·智能云部门的收入预计下调至238亿至241亿美元;
·更多个人计算部门的收入预计将下调至122.5亿至126.5亿美元。
苹果App Store高管离职,业务团队将一分为二
8月22日,有报道称自2010年以来负责苹果应用商店业务的副总裁Matt Fischer将于10月离开苹果。与此同时,苹果App Store团队将一分为二,一个负责苹果自己的应用商店,另一个负责管理其在欧盟开放的替代分发渠道。
在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要求允许在iPhone上提供第三方支付方式和替代应用程序商店后,苹果就决定拆分该业务部门。上周,游戏《堡垒之夜》通过在iOS客户端推出Epic Games Store回到了苹果生态之中。目前,欧盟的iOS、Safari和App Store中出现了其他替代应用程序商店,如AltStore PAL、Mobivention和Aptoid,支持用户通过第三方渠道下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