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2024年08月28日
为基层减负 破顽瘴痼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该规定旨在解决基层干部长期以来面临的繁文缛节、迎来送往等问题,并针对近年来基层减负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的实招硬招,为基层减负提供长效机制。

🤔 **严控文件和会议数量,提升质量**:《若干规定》要求严控文件和会议的数量,提升质量,并要求“地方和部门制发文件应当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以减少基层干部因文件和会议造成的负担。

🧐 **严控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化繁为简**:针对督查检查考核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若干规定》明确要求严控总量,同时,针对有的考核体系设计繁琐、分值过度“膨胀”,甚至出现“千分制”“双千分制”等问题,《若干规定》还进一步提出,“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

💻 **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防止功能异化**: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若干规定》提出,要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等,减少基层干部因各类手机应用造成的负担。

📝 **建立健全职责清单,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针对基层权责不明晰这一典型问题,《若干规定》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职责清单,指出,“省级党委和政府指导本地区立足实际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并开展清理规范,加强清单动态管理,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

💪 **加强学习培训、坚持以上率下、强化问题整改,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好制度关键在落实,要加强学习培训、坚持以上率下、强化问题整改,同时还要加强督促检查。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真正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广大基层干部才能放开手脚,更好地干事创业,为民造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我国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那么,《若干规定》提出了哪些新的实招硬招?这些改革新举措能更彻底地解决形式主义面临的老问题新情况吗?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一度让部分基层干部叫苦不迭。日前,国家管网集团就因“开会多陪会多”问题被通报。据统计,2022年,该集团总部(含部门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有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

  而湖北枣阳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该市平均每个村年度需填报表数量达341项,其中临时性报表就有208项。有的部门把数据当成绩,随意增加报表数量。有的部门月月要报表,很多同类信息多头统计,基层不得不多次填报。在枣阳市三里岗村记者看到,村里填过的各类报表摆满了文件柜。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基层干部被困在形式主义造成的繁文缛节、迎来送往中,负担沉重。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下,我国建立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为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日前发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把近年来整治工作的制度规定贯通起来,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形成了类似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

  为基层减负,要抓住问题症结,聚焦“小切口”,精准施治。此前,全国各地也做了不少探索。针对基层干部“围着表格转”的顽疾,2024年6月,枣阳市就推出了“一套表”改革,将镇村两级年度需填报表数量从341项减到41项。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各部门信息共享,原来需要重复报、多头报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重视经验总结,更要不断创新。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问题,《若干规定》进一步提出,要严控文件和会议的数量,提升质量,并要求“地方和部门制发文件应当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

  导致基层负担加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督查检查考核,初衷是为了检验成效,更好地促进干部履职尽责,但名目繁多、频率过高也会让基层不堪重负,湖南郴州的一些基层干部就曾深有感触。

  2023年7月起,郴州市向形式主义开刀,出台减会议、减文件、减陪同等“七减”措施,大幅精简督查考核。

  有的地方考核体系设计繁琐,也大大加重了基层负担,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就曾因实行“千分制”等考核体系而被通报。其中2018年该县开展了党建、经济社会发展“双千分制”考核,2019年还增加重大隐患整治板块,实行“三千分制”考核。

  针对督查检查考核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这次出台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严控总量。同时,针对有的考核体系设计繁琐、分值过度“膨胀”,甚至出现“千分制”“双千分制”等问题,《若干规定》还进一步提出,“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

  从基层违规借调干部、增加基层负担的现象也一直备受诟病。日前,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就因长期借调教师被通报。该局借调教师占全局工作人员比重曾高达60%以上,有的借调时间甚至超过20年。为了破解这一屡禁不止的难题,《若干规定》在以往制度规定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的要求。

  形式主义的风也吹到了“指尖”上。近年来,一些地方跟风开发各类政务应用软件,基层干部每天忙于在各类手机应用上打卡留痕,挤占了大量工作时间。在湖北荆州松滋市洈水镇,有的村干部手机里有5个政务APP、26个工作群,部分政务APP规定了学习时长和学习积分,每天都要花时间在上面打卡、学习。

  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若干规定》提出,要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等。

  为基层减负还要明确权责,哪些是基层该承担的工作,哪些不是,要搞清楚,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让“小马拉大车”。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也曾将工作下沉变成了牌子下沉,导致基层组织挂牌多、干部负担加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24年年初起,湖北省荆门市开展了摘牌减负行动。不同职能部门层层摊派到村级组织的工作被退回,不合理加挂在村级组织的牌子也一并摘除。

  针对基层权责不明晰这一典型问题,《若干规定》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职责清单,指出,“省级党委和政府指导本地区立足实际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并开展清理规范,加强清单动态管理,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

  这次出台的《若干规定》注重守正创新,既把近年来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实招硬招,破解难点堵点,为基层减负提供长效机制。好制度关键在落实,要加强学习培训、坚持以上率下、强化问题整改,同时还要加强督促检查。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真正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广大基层干部才能放开手脚,更好地干事创业,为民造福。

(整理自2024年8月27日《焦点访谈》)

  延伸阅读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答记者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形式主义 基层减负 制度规范 文件会议 督查考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