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数字8514487766,(https://xueqiu.com/8514487766/302671098)
$赛力斯(SH601127)$ 【说说不涨反跌的赛力斯】赛力斯的成长过程,经历无数挫折,有几件很大的,
1、华为不造车,去年4-5-6月份吧,结果是跌到25。
2、长安车Bu40%,去年11月吧,结果是100跌到70。
3、M7山西事件,去年4-5月吧,从100跌到82。
4、二季报大赚,可以依然不及资本预期,加上问界品牌转让给赛力斯,从100跌到72。
5、还有就是最近的这次,可能是包括华为和比亚迪合作等各种信息综合,从86跌到72了。
……
这些造成赛力斯大跌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华为和赛力斯的关系、赛力斯的稀缺度。每次类似的事件发生,都会带来赛股价情绪宣泄一般的调整。
未来可能还会有类似的事件。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发现。这些情绪宣泄也就是情绪宣泄,是杞人忧天。
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实际上是越来越紧密。
至于稀缺度问题,其实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并不是你这个概念稀缺还是不稀缺,赛力斯早过了概念炒作阶段了,进入业绩兑现阶段。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业绩,拆分而言,是车型售价+销量。
说实话,M9的崛起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历史偶然事件,极难复制,甚至无法复制(至少迄今为止)
和奇瑞,和北汽,和长安合作,M5、M7后续的情况,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即使是华为赋能,也无法做到多款车型火爆,也无法复制M9豪华车的爆量。
做企业的知道,从0-1,比从1-100难得多。赛力斯凭借滔天气运,M9实现了国产豪华车崛起的0-1。后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1-100。
而其它车企,无论是不是华为赋能,0-1的第一步都没有迈出去。这个难度是数量级的区别。
M9目前来看根本没有竞争对手,所以才出现7越销量,50万以上级别一车单挑其它所有车的奇迹。
这才是赛力斯的稀缺性。
华为赋能不是万能的,智选车失败概率都远远大于成功概率,更别提其它Hi模式,卖零部件的模式了。
未来国产车企卖豪华车,能卖贵又起量的,第一品牌毫无疑问还是问界。再往上,最可能成功的是江淮的尊届。
以上,可以慢慢验证。
喝茶,看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