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广予茶座,(https://xueqiu.com/1233777375/302614037)
【广予闲谈】
通常,不能承受亏损的,也不能承受盈利。跌点恐慌的,涨点也恐慌。怎么克服?
“分红度一切苦厄”。
股票投资不仅仅是低买高卖才赚钱,对持续赚钱、高分红、基本可永续经营的好公司而言,分红再买入,实际上赚的更多。
这是价值投资的另一扇窗。
2019-12-18 今年的投资收益就是股市分红:老窖82.5元。
(一)今年的投资收益就是股市的分红。
分红的钱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留下了生活费,剩下的又买了股票。
这一切要感谢我持有的公司员工们在2018年的辛勤工作。
明年股市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明年三季度到账的分红是今年的业绩。目前已临近年底,业绩已经铁定超过2018年,意味着明年拿到的分红会比今年更多。
承蒙公司上下的努力,我计划十年靠分红收回投资的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从目前情况看,公司正走在正确的路上,那就继续。
(二)有人问:你怎么计算投资收益的?
我的回答:我投资开餐厅怎么计算收益,我投资股市就怎么算。
投资餐厅怎么算收益?
第一块,当然是每年的分红。
第二块,若干年后,餐厅无外乎三种情况:要么转让,要么倒闭清盘,要么留给后代。这部分收益最终如何,目前暂时不知道。
(三)那应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呢?
这问题涉及两点:
1,如何认识和看清自己的问题。要认识自己,就要与不同的人和事多碰撞,就看清自己了。
2,如何看清世界的问题。你想投资,就要多研究多实践,尽可能的把投资这个世界看清楚。
这两点搞清楚的过程,其实也是个尝试不同道路的过程。然后,你的选择你就会逐步清晰起来。
2019-1-1如何写年终总结
很多人在写2018年的投资总结。
大体格式是:2017年最后一天账户有100万,2018年最后一天账户有70万,2018年亏损30%。然后是一系列经验教训。新手通常在熊市的教训是:被价值投资害了,一直持股没动。牛市的教训是:被短线投机害了,过早抛出踏空了。
很多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的投资者,基本也是按照股价波动来计算盈亏的。
我就在想,如果是真的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应该怎么写年终的总结?
刚看了乐趣兄的2018年总结,他按照股价总结,身家缩水20%。他老婆就说:那明年我们花钱省点。他按照股东的角度总结:今年茅台经营很好,明年会更好,分红会跟多。他老婆就有点懵,撂下一句话:那我就不懂你这帐是怎么算的了。
@宁静的冬日评:一个人买了企业的一部分之后,也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评估自己的这块资产:一是别人的出价。二是企业赚的钱。
不少人喜欢用前一种方式来评估,主要理由往往在于以下三点:
1.直观可靠(可变现)。
2.周期短。从买入到上涨后赚钱卖出,预期很少超过一两年~如果总能如愿的话。
3.风险小。不需要看大股东的脸色,只靠自己的“绝顶聪明”就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就类似一位即将变成公司职员的农夫,会觉得离开土地之后的风险要大很多(我们的这种情怀很可能也是房产偏好的来源之一)~尽管从统计数据来看,总体上协作劳动的公司职员,无论是收入水平,稳定性,还是创造价值的能力,都反而要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农夫高很多。
如果要接受后一种方式,那就可能意味着,要接受一点点专业知识,接受分工协作的风险(并学会如何处理),接受慢慢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