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2024年08月28日
流量“传送门”:互联网平台扎堆贷款业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包括巨头和垂直领域平台,都纷纷加入了贷款业务,以低门槛吸引用户,尤其针对长尾客户,提供高可得性融资。然而,这种“拼命借钱给你花”的现象背后存在不少风险,包括信息泄露、多头借贷共债问题突出、合作金融机构资产压力陡增等问题。

🤔 **互联网平台争相布局贷款业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包括巨头和垂直领域平台,都纷纷加入了贷款业务,以低门槛吸引用户,尤其针对长尾客户,提供高可得性融资。与银行相比,网贷门槛低,融资可得性高,贷款潜力巨大。

🧐 **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然而,这种“拼命借钱给你花”的现象背后存在不少风险,包括信息泄露、多头借贷共债问题突出、合作金融机构资产压力陡增等问题。

⚠️ **灰色地带**:围绕贷款业务展开的导流、助贷或联合贷,正在成为很多互联网流量平台的标配,但过程中存在诸多灰色地带,监管需加强。

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坐拥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平台“前赴后继”,瞄准贷款业务。从业态多元的互联网巨头到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平台都陆续接入了借钱入口。与银行相比,网贷门槛低,尤其对于长尾客户,融资可得性高,贷款潜力巨大。围绕贷款业务展开的导流、助贷或联合贷,正在成为很多互联网流量平台的标配。然而,各类平台“拼命借钱给你花”的背后,有诸多灰色地带,也涌动着信息泄露、多头借贷共债问题突出、合作金融机构资产压力陡增等风险。(中证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互联网平台 贷款业务 风险 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