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友联老羊,(https://xueqiu.com/6847723845/302539094)
$振华重工(SH600320)$ 看见有朋友在讨论,老羊来插一句。
【振华的国企本色】
振华,老羊很熟悉的一家单位,很久前还去上了一天班,哈哈!
那天爬在岸桥的悬臂上,看几位巴基斯坦工程师走来走去队设备编号。
有人说老管是私人创业,一手打造,下海捕鱼!为何是国资了?
发展要资金,不断增加股本,A股、B股,但是国资本色其实一直没变!
老管一直是体制内的,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1992年,59岁的管彤贤即将退休之际,创业!
他一手打造振华港机,初期公司出资总额100万美元!
其中50万为上海港机厂出土地与一些原有设备等,
老管依靠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香港的(其实等于办事处)香港振华工程有限公司,出资了50万美元。
老管出技术团队和经营管理,上海方面实物出资。
这样就变成了中外合资,当年可以享受很多便利与优惠条件。人员引入和出国谈判上,也有便利条件。比如去新加坡投标五次等。
就这么发展着,20年后成了“港机之王”。
2002年,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以协议方式将其持有的本公司国有法人股转让给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上海港机退出,中国港湾就从原来持股比例21%增加到35%,超过了老管他们的那个香港振华公司。
2006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吸收了中国港湾建设集团等,整合后继承原持有资产,因此控制比例达到振华港机总股本的43.26%(已超过振华港机总股本的30%),再度提升。
2017年,中国交建及旗下境外子公司把所持有振华重工29.99%,转让给中交集团及其拟设立的境外子公司。
振华重工在中交集团体系内的从孙子变成了儿子。
管理层也逐渐变成“上面”派来的。
经营层面,包工头模式也慢慢变成外加工与内部合作的形式,更具体的我就不说了。

以前在振华的照片,暂时就不发了